11. 招魂11(第1/1 頁)
。
不點頭也不搖頭,就說明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是非判斷題。也許,貓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找到梁澤玉。它畢竟只是一隻貓,能聽懂人話已經是做鬼才有的權利了。
竹子溪沒有過多為難它。不論如何,它帶著自己又和梁澤玉見了一面,讓他完全確定下對方和江雨凝就是這個世界的核心人物。
雖然判斷標準聽起來有些奇怪——饒是竹子溪,也覺得到處問別人怎麼不認識自己是件丟臉的事——但最終得到的結論卻不會有錯。
假設錯位的時空分成兩條線,其一就是江主任和梁澤玉所處的時間,姑且稱為a時空。她們分明同在a時空中,但江主任,一個設定上管理整個級部的老師,不僅認識在a班表現“突出”的竹子溪,還能準確叫出名字,同在a班的梁澤玉卻完全不認識他。
同時,b時空,也就是梁澤玉身份未知,可能並不存在二重身份,但存在三年d班江雨凝的時間線中,江雨凝也對竹子溪全無印象。
顯然,江主任和江雨凝在記憶和認知上並不互通。進一步推導下去,就會發現,同樣不認識竹子溪的二人,雖然說著不認識彼此,但表現出的態度卻不像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
如果說梁澤玉的反應還能解釋為,她或許的確在某處聽說過江主任的大名——儘管竹子溪傾向於江主任在a時空從未使用過自己的全名,那麼江雨凝的態度就很微妙了。
正常人聽到一個陌生姓名的反應她全然沒有,竹子溪不認為她是在說謊或當時並沒有回答自己的問題。她的不幸經歷無疑鑄就了逆來順受的性格,在極度無措、憤怒、恐懼的情境下,她依然會下意識回答旁人提出的問題。
之後,她會反抗性地提及自己在意的事。但她從始至終都沒有問過,“梁澤玉是誰”。也許在她的潛意識之中,她是清楚知道對方身份,甚至兩人有過接觸的。
結合她對自己身份的敏感和時而表現出的性格差異,基本可以斷言,她就是a和b時空的交匯點。不同的身份啟用時,不代表另一重身份就不復存在,而是被隱藏在潛意識之中,等待下次出現。
梁澤玉對她來說,一定是一個重要的人。不管從她刻意將對方排除在記憶之外,還是潛意識中有對方一席之地判斷,都是如此。問題在於,a時空的江主任,似乎也不怎麼熟悉梁澤玉。
一定存在江雨凝認識梁澤玉的時間線,並且一定不是a時空和b時空。這個世界雜糅的時間線,或許比三條更多。
好麻煩啊,竹子溪難得嘆了口氣。她們不是一起構築這個世界的嗎?還是說其實世界的主人只有江雨凝一人?那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感促使她將自己拆分成至少三塊,卻不讓梁澤玉知道箇中關竅?這樣的拆分對她有什麼影響她難道不知道嗎?她拿頭撞櫃子的樣子可不像裝的。
“人類好複雜。”竹子溪看向貓,“你說,我要不要去看看他們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