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看海(第1/2 頁)
東海之濱。
從去歲秋天開始,大批的軍隊、民工遷徙而來,從前荒無人煙的地方迅速聚攏起煙火氣。
凌家村是登州最東面的一個小漁村,原本只有二十幾戶人家,加起來不到一百人。短短半年時間,迅速發展成了一個居民超過三千人的鎮子。
其中大部分都是隨軍而來計程車兵家眷,還有一部分則是窺到商機趕來的商人。他們來自河南道、都畿道的各個州縣,已經做好在此定居的打算。
“孃親。”馬匹在集市上緩慢行走,十四像小時候載肖硯那樣,將兩歲多的肖墨放在身前。她被路邊小攤上的貝殼風鈴吸引了目光,指著它讓十四看,“漂亮。”
“小娘子想要嗎?可以下來看一看。”擺攤的年輕小販聞言,立即拿起一串熱情推薦。
“孃親孃親。”肖墨立即被小販手裡那火紅色的貝殼風鈴俘獲了。
“好好好。”十四笑著勒停馬匹,看向小販,“多少錢一串?”
“回這位夫人,這裡的一百文一串,這裡的兩百文一串。”小販對攤子上兩種不同的風鈴分別做介紹。
“要哪個?”十四問肖墨。
“那個,那個,還有那個!”肖墨一連指了三串。
銀硃已經下馬,掏出銀錢遞給小販,然後將肖墨看中的三串風鈴接過來。
“這位小郎君是從哪裡過來的?”十四跟小販搭話,“聽上去不像是本地口音。”
“夫人慧眼,小的確實不是登州本地人。”小販熱情答道,“小的家在滑州,是半年前才來這裡定居。”看書喇
“滑州?那可是隨軍而來的?”
“夫人見多識廣。確實是隨軍而來,小的父親是建港口的匠人,兄長在去歲冬月入了伍,所以我們一家便直接從滑州遷來了。”小販道,“月前世子的學塾落成了,侄兒侄女都已經進了學塾。阿孃和嫂子在家織布紡紗,小的便出來謀了個小買賣。”
“來到異鄉謀生活,可有什麼不便的地方?”十四繼續問道。
“這倒沒有。”小販道,“隨軍來的家屬都有官府給的安家銀,全部打點下來基本沒用到我們自己的銀錢。這裡的學塾是世子主持修建的,侄兒侄女讀書識字都不要錢。而且這裡外地人多,大家都是異鄉人,沒有欺生的情況。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家人都在一起,在哪裡住都沒有太大差別。”
“這位夫人見識多,想必也知道如今這裡有世子親自坐鎮。西面八方的商人都搶著過來,這裡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發展成下一個小黃粱都說不定呢,我們現在就在跟著沾光呢。”
“聽小郎君這麼說,看來這裡的百姓確實過得不錯。”十四聽得頗為滿意,看著銀硃將那串火紅的風鈴遞到肖墨手裡,對小販道,“生意興隆。”
“多謝夫人。”
她驅遣馬兒繼續前行,肖墨手裡的貝殼風鈴發出輕靈悅耳的聲響,引出了小傢伙兒的笑顏。…隊伍穿過人流密集的居民區,又行了一段距離,才看到前方的海岸,以及正在修建的港口碼頭。
“這位夫人。”一隊巡邏計程車兵看到十四一行人要繼續往前走,提醒道,“前面正在動工,容易發生危險,夫人帶著小娘子還是不要靠近的好。”
“前面正在督工的是誰?”十四問道,“王佑可在?”
幾人面面相覷,驚訝於十四居然敢直呼王佑大名。
“敢問夫人是?”
銀硃拿出一枚令牌。
半個手掌大的赤金令牌上河南二字十分醒目。
王府金令!
“……參……”
“不要聲張。”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人慾下跪行禮,被銀硃阻住,“王妃私下來訪,不必驚擾他人。”
“是,是!”
十四從馬上翻下:“阿芑,咱們下來走走吧。”
肖墨張開雙手,讓十四將她抱下來:“孃親,哥哥呢?”
“哥哥不在這裡,在另一個地方。咱們先看海,然後再去找哥哥。”
“稟王妃,現在正在現場督工的是寧師傅,王大人下午會過來。”士兵想起十四方才問的問題,回答道。
“知道了,你們去忙吧,我們隨便轉轉。”
“是,王妃。”
士兵們立即整隊前行,頭也沒再回一個。然而只有他們自己知清楚內心裡的激動:王妃啊!肖娘子啊!他們見到肖娘子了!
肖娘子真美,傳言一點兒都不假,美得像天上的神女。是守護河南道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