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意外真相(第1/1 頁)
為之心醉。
他自言自語道:“小七戴著此花一定很美。”
豆花立在蘇莫寒身後,兩隻手裡捧著紅紅的榴花,仰著臉瞧著高高的蘇莫寒,問道:“公子,這些夠了吧?”
蘇莫寒被她一問恍然驚醒,道:“這哪夠?我要多摘些,讓小七自己挑出最喜歡的那朵,戴在頭上,再配上她那身藕荷色襖裙,一定更好看。”
蘇莫寒對豆花囑咐道:“豆花,待會兒去給你小七姐姐送花時,不必說是我送的。”
“為何?”豆花問道。
“你不用知道為何,照著做就是了。”
--
翌日,起程時,梁振玉極力邀請曲芙蓉與她們同行。曲芙蓉卻之不恭,便同意了,仍然與豆花同乘一輛馬車。
曲芙蓉上馬車的時候,蘇莫寒走來伸手欲扶她。她裝作沒看見,自己踏著車凳走上馬車。蘇莫寒扶了個寂寞,有些訕訕地。
曲芙蓉心裡隱隱的倒有一絲歉意。這幾日來,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事,一時想看見他,一時見了卻又想躲著他,更不知說甚麼,那種感覺自己也說不清。
算了,過了前面清風山就是澄州地界了,也就兩三日的路程,到時大家各走各的路,也就沒啥煩惱了。
車行不久,車蓬上響起雨聲。曲芙蓉撩開簾子,瞧見外面又是淅瀝的小雨,昌河大堤隱在雨中若隱若現。騎在馬上的蘇莫寒同老貨郎,頭上都戴了一個大斗笠。
曲芙蓉想起自己跌落到清水河裡的那個大斗笠。有那麼一瞬,她想到,都說江河一家,萬流歸海,昌河的水和清水河的水,在某一時,某一處,也是能匯流到一處的吧。
過了晌午,雨停了,日頭出來了,很快,蒸得馬車裡悶熱異常。梁振玉提議前面尋個陰涼地兒,歇息涼快一下再趕路。
馬車伕建議趁著天明儘快透過清風山,不然夜裡就得紮營山裡,這清風山雖然不高,卻崎嶇險峻,怕有野獸出沒。再加上這山居於嵛陰嵛西澄州三地交界之處,可謂三不管之地,難保沒有宵小之徒佔山作亂。
梁振玉聽了,沒有堅持。
一行人加快行進速度,只求日落前翻過清風山。怎奈山路崎嶇,又剛下過雨,道路泥濘不堪,行進得十分緩慢,到了傍晚,仍沒有走出清風山,才翻過主峰,行到半山腰。
曲芙蓉看看外面,日頭正一點點墜下,旁邊的林木越來越暗,豆花正小聲揹著《三字經》。
正聽她背到“曰士民,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突然聽到“籲”地一聲,馬車猛然間停住,差點翻倒。曲芙蓉和豆花猝不及防,滾作一團。
同時,四周響起一片紛亂的呼嘯聲,叫喊聲,打鬥聲。
曲芙蓉急急爬起來,扯開簾子,卻見十幾個壯漢手持木棒長棍圍在四周,兩個馬車伕早棄車逃了,連滾帶爬,邊跑邊喊“大王饒命”。
蘇莫寒一劍在手,老貨郎亦持了一根木棍,二人正同山匪打作一團。
無奈山匪人多勢眾,雙拳難抵群狼,饒是他二人再驍勇,不一會兒便落了下風。老貨郎腿上結結實實捱了一棍,一下撲倒在地。
蘇莫寒獨木難支,身上捱了幾棍,受傷倒地,眼見得有一山匪持一木棍向他頭上掄去,曲芙蓉來不及多想,縱身從馬車上跳下,撲到蘇莫寒身上。
一陣巨痛襲來,曲芙蓉只覺得眼前一蒙,便失去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