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帶徒弟會禿頭(第1/1 頁)
我與嶽哥近些日子反覆思量著,琢磨著是否要再開一家藥房。這想法一冒出來,就如同星星之火在心中燎燃。
然而,奈何現實冷峻得如同一把利刃。我倆把兜裡的錢全掏出來,數了又數,拼拼湊湊,加到一塊兒竟也不足十兩。
這點錢,不過是杯水車薪,在城裡生活可謂千難萬難,恰似逆水行舟,每一步都充滿艱辛,卻又不甘心就此放棄。
生活習慣的差異也困擾著大家。村子裡早睡早起、簡單質樸的生活節奏,與城鎮中熙熙攘攘、日夜喧囂的環境格格不入。
考慮到當下囊中羞澀、資金匱乏的處境,我們二人暫且放下其他念頭,先走街串巷做遊方郎中。
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壓力,憑藉著醫術換取些許報酬;還可以透過悉心診治患者,逐漸積累起名聲與威望。如果情況合適,開藥鋪時也能省下不少事。
在城中四處遊逛了好些日子之後,我才深切地意識到,這遊方郎中的營生,遠沒有想象中的那般順遂輕巧。
嶽哥心思縝密,一番思量後,決定由他負責城西區域,而我則前往城北一帶。至於城東和城南,我們倆默契地選擇了避開,那裡的達官顯貴、豪紳巨賈,自是瞧不上我們這些走街串巷的郎中。
我與嶽哥商議之後,定下了輪流外出行醫的計劃。如此一來,便能始終確保有一人照料家中諸事,指導那幾個徒弟。
嶽哥與我皆期望,能將自身所學傾囊相授,待他們學成之後,不僅可以傳承醫道,更能將治病救人的善舉發揚光大,讓更多的尋常百姓受益。
起初,心中滿是美好的憧憬。原本在邊城有師爺和嶽郎中從旁協助,我與嶽哥只需在一旁指導,一切順遂無憂。
然而,現實卻給了我們沉重一擊,當真正親自上手教導徒弟時,才發覺這其中的艱難遠超想象。
這三徒弟識字不多,面對醫書典籍,往往是誦讀起來磕磕絆絆;而在講解醫理藥理時,他們又難以透徹理解,表述時也詞不達意。
這情景,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當初學徒的日子,是不是也曾這般讓師傅們頭疼不已、費盡心力呢?
無奈之下,我與嶽哥一番商議後,決定利用春天的時節,領著徒弟們,去附近的小山頭上,讓他們採摘一些常見的藥材。
既能加深他們的直觀認識,又能拿回來炮製草藥,省下一筆開銷,還能避免在邊城時那般,因經驗不足而誤將假藥當作真藥的情況發生。
白日裡,領著徒弟在山林間穿梭,四處尋覓藥材。大家一個個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回到住所又要趕緊挑選炮製,我和嶽哥的睡眠時間一再壓縮。
待夜幕降臨,仍不敢有絲毫懈怠,尋出醫術典籍,又將炮製好的草藥一一擺開,就著昏黃的燈光,逐樣給徒弟們講解,讓他們反覆辨認,試圖加深記憶。
如此費盡心力,可謂是傾囊相授。然而,現實卻給了沉重一擊。持續多日這般高強度的教導,成效卻微乎其微。
隔三岔五進行考問時,他們往往一臉茫然,你瞧瞧我,我瞅瞅你,個個像悶葫蘆似的,半天憋不出一個答案。
只氣得我火冒三丈,雙手下意識地在頭上亂抓,好幾把下來,髮絲紛紛飄落。照這情形發展,恐怕離禿頭的日子也不遠,這可如何是好?
我心裡煩悶極了,本想著去找嶽哥倒倒苦水,能從他那裡得到些安慰。在我看來,嶽哥一向是個善解人意的人,每次我有小煩惱,他都能三言兩語就把我安撫好。
可今天,當我剛傾訴了沒幾句,嶽哥就皺著眉頭,一臉無奈地說:“你以為我好多少?你看看,我教的不也學的一塌糊塗嗎?”
我滿心盤算著,多推給嶽哥一些呢!說不定他三兩下就能搞定,我甚至都已經在心裡打好了腹稿,想著該怎麼和嶽哥開口,卻沒想到他直接給我來了這麼一句,瞬間讓我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夢境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