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1/2 頁)
一年後,西南軍大比當日,賽場人山人海。何燕亭一襲勁裝,英姿颯爽。
所有參賽者比賽開始,她一路過關斬將,很快引起各方關注。
師父賽前給過她一份資料,需要注意的人總共有十個。
分別按他們近年前的實力強弱排名如下,有一些選手由於也是出身新兵營或者近些年並沒有主動參加一些賽事,所以實力無法估量。
但排名第一的卻毋庸置疑。
連勝雪,乃京城連家之佼佼子弟。自幼年起,他便攜同其師亦其父——已逝的雪清將軍(前任西南王),遷至西南邊陲之地生活。
遙想當年,雪清將軍於戰場之上,舊疾突發,偏逢自家幼子連勝雪遭宋國內奸所擒,並以此要挾於他。如此困境之下,將軍終是未能扭轉戰局,含恨而亡。臨終之際,他毅然決然地將西南王之位傳予其愛徒何獨。
時光回溯至三十載之前,彼時,燁三老將軍的心愛之人白柳與連勝雪竟同時遭人綁架。面對絕境,貞烈的白柳毫不畏懼,身著一襲潔白素衣的她,縱身從高聳的城牆之上一躍而下。剎那間,潔白的衣裳被猩紅的鮮血浸染得觸目驚心。年輕的燁三眼睜睜看著自己摯愛的妻子就這樣香消玉殞,悲痛欲絕,懷抱著妻子冰冷的屍首,哭得肝腸寸斷、痛不欲生。
另一邊,雪清將軍得知愛子身陷囹圄,心急如焚,單槍匹馬衝入敵陣。一路上,他過關斬將,浴血奮戰,歷經無數艱難險阻,終於成功救回了年僅五歲的連勝雪。然而,當小連勝雪重獲自由之時,映入眼簾的卻是父親倒在血泊之中的慘狀。
只見雪清將軍渾身佈滿猙獰可怖的傷口,斷劍橫七豎八地插在身上,殷紅的鮮血汩汩流淌而出,彷彿要將這片土地都染成紅色。目睹此景,年幼的連勝雪驚恐萬分,喉嚨裡發出一陣嘶啞的吼叫,那聲音彷彿能穿透雲霄,直抵人心深處……
雪清將軍的雙眼緩緩合上,彷彿用盡了最後的一絲力量,連說出最後一句遺言的力氣都已喪失殆盡。他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連勝雪溫暖的懷抱裡,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恰在此時,何獨率領著一眾士兵匆匆趕來支援。然而,映入他們眼簾的卻是如此令人心碎的一幕——雪清將軍已然與世長辭,而連勝雪則滿臉淚痕、悲痛欲絕地抱著將軍的遺體。何獨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前去,一把將連勝雪緊緊摟入懷中,兩人一同朝著雪清將軍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隨後,何獨命令士兵們小心翼翼地抬起雪清將軍的屍首,準備帶回營地,予以妥善安葬。
連勝雪滿心悔恨與自責,淚水如決堤之洪般洶湧而出。他不斷地埋怨自己為何要任性地溜出去玩耍,以至於連累一直悉心照料自己的白柳阿姨被可惡的宋國內奸擒獲,並因此丟掉了寶貴的生命。而此刻,就連一心為國為民的大將軍雪清將軍,竟然也因為保護他而慘遭不幸。這位偉大的將軍,可是他連勝雪的親生父親啊!
年僅幾歲的連勝雪哭得幾乎喘不過氣來,小小的身軀因極度悲傷而不停地顫抖著。在這一刻,他暗暗立下誓言:無論未來會遇到多少艱難險阻,他都一定要努力讓自己變得無比強大。終有一日,他定要帶領大軍攻入宋國的皇城,親手為死去的親人報仇雪恨!
儘管連勝雪的過去充滿了無盡的悲哀,但他所展現出的實力卻絕對不容小覷。時光荏苒,如今的連勝雪已經
35
歲,恰好處於此次參賽限定年齡的上限。今年,他決心一鼓作氣,奪取大將軍之位,而後揮師南下,直搗宋國都城!
第二名和第三名有所爭議,因為他二人實力相近。
分別是顧源、胡安。
這兩位都是老兵,有著多年的戰鬥經驗。
第五名,伏安。是燁三老將軍帶出來的,也很有實力。
其餘四名,分別是,趙明、王嘉樂、李東鵬、徐仁智。
第十名,古力,是一個新兵,是從北蒙戰場那邊的東北邊境,特意轉到西南邊境的,他是一半北蒙人一半景國人的血脈,所以雖然實力在新兵是第一,可是他的地位很尷尬,所以特意申請轉戰區。
何燕亭心中默默記住這些人的資訊,繼續專注比賽,這個人都是強敵,但也不代表其他人不厲害。
這一次的西南軍大比總共參賽者240個人,共三個賽程。
第一賽程,分成四個戰場群體對戰,每一戰場共60人,60人淘汰掉20人即為勝利晉級下一場。
何燕亭被分到了第三戰場,是下午開始比賽的,她看了眼和自己一起的對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