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兒女情長(第1/3 頁)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
第181章
京城的夜,月色如水,灑在張誠府邸的庭院中。張誠處理完公務,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書房,月色下,他瞧見兩個熟悉的身影在庭院裡踱步交談,正是沈瑤和林婉兒。
“瑤兒,婉兒,這麼晚了還沒休息?”張誠輕聲問道,聲音裡帶著幾分疲憊與溫柔。
沈瑤和林婉兒同時轉身,看到張誠,兩人的眼中都閃過一絲心疼。“相公,你又忙到這麼晚,可要注意身體。”沈瑤快步走到張誠身邊,輕輕挽住他的胳膊。
林婉兒也走上前,“張大人,這幾日你忙得腳不沾地,邊疆戰事剛穩,科舉改革又要推進,別把自己累垮了。”她的語氣中帶著關切,又隱隱有些焦急。
張誠看著這兩個深愛著他的女子,心中滿是感動,卻也有些無奈。他知道,自己對她們都有著深厚的感情,只是這複雜的局勢,讓他無暇顧及太多兒女情長。
三人正說著,管家匆匆走來,神色緊張:“大人,宮裡傳來訊息,太后突然召集眾臣商議科舉改革之事,點名讓您明日一早進宮。”
張誠心中一凜,太后突然插手科舉改革,這背後定有深意。他深知太后向來保守,對改革之事多有疑慮,此次召集眾臣,恐怕是一場硬仗。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張誠對管家說道,然後轉身看向沈瑤和林婉兒,“看來,明天又將是一場艱難的較量。”
沈瑤眼中閃過一絲擔憂,但還是強作鎮定:“相公,明日朝堂之上,你定要小心應對。不管發生什麼,我都會在府中等你平安歸來。”
林婉兒則握緊了拳頭,“張大人,若那些老頑固故意刁難你,我……我就……”她一時語塞,卻滿臉都是為張誠打抱不平的神情。
張誠輕輕一笑,“婉兒,朝堂之事,還需從長計議,你放心,我自有分寸。”他的眼神堅定,給兩人吃下了定心丸。
第二日清晨,張誠早早來到宮中。朝堂上,氣氛凝重,眾臣們交頭接耳,神色各異。太后端坐在鳳椅之上,臉色威嚴,眼神在眾臣間掃過。
“張誠,哀家聽聞你力推科舉改革,可這科舉制度乃祖宗之法,豈容輕易更改?你說說,這改革到底有何益處?”太后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張誠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條理清晰地闡述著科舉改革的重要性:“太后,如今科舉雖為國家選拔人才,但弊端叢生。八股取士限制了學子的思想,寒門子弟難以出頭,致使朝堂之上人才結構單一。改革科舉,引入策論、實學考核,既能選拔出真正有經世致用之才,也能為國家注入新的活力,實乃強國之策。”
他的話剛落,便有幾位守舊大臣跳出來反駁。“張誠,你這是離經叛道!祖宗之法不可廢,若隨意更改科舉,成何體統?”一位白髮蒼蒼的大臣氣得吹鬍子瞪眼。
張誠不慌不忙,一一反駁他們的觀點,引經據典,言辭懇切。朝堂上爭論得面紅耳赤,局勢陷入僵局。
而此時,在張誠府邸,沈瑤和林婉兒也坐立不安。沈瑤在房中來回踱步,手中的帕子都被她絞得變了形。“婉兒妹妹,也不知相公在朝堂上如何了,真叫人擔心。”
林婉兒雖然心急如焚,但還是安慰沈瑤:“沈姐姐,張大人足智多謀,定能應對自如。我們在這裡乾著急也沒用,不如想想能幫上什麼忙。”
兩人正說著,突然聽到府外一陣喧鬧。林婉兒警惕地站起身,“我去看看。”說罷,她施展輕功,幾個起落便來到了府門口。
只見一群百姓模樣的人聚集在府前,為首的是一位老者,他大聲說道:“我們都是聽聞張大人推行科舉改革,為了我們這些寒門子弟能有出頭之日,特來聲援張大人的!”
林婉兒心中一暖,她將眾人請進府中,又趕緊去告知沈瑤。沈瑤聽後,眼中泛起淚光:“相公一心為民,總算沒有白費,這些百姓都是他的後盾啊。”
在宮中,朝堂上的爭論仍在繼續。太后看著僵持不下的局面,微微皺眉:“此事暫且擱置,三日後再議。張誠,你回去好好想想,莫要一意孤行。”
張誠無奈,只得領命退下。他走出皇宮,心中滿是憂慮,改革之路困難重重,太后的態度至關重要,如今被擱置,後續不知又會生出多少波折。
回到府邸,張誠看到滿院的百姓,心中大為感動。他向百姓們一一致謝,承諾定會為他們爭取公平的科舉機會。百姓們散去後,張誠疲憊地回到內院。
沈瑤和林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