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賬簿(第1/1 頁)
句“天下共賞”的好聽話,如今朝代更迭,再濃的感情也揉成了藕絲,咸豐帝在位時念著孫昭和孫太后的功,破格提拔了孫永樂為都指揮使司,本是想著改內閣,立三司,平衡各方勢力,哪想到提拔了根軟蔥,見風就倒,加上孫輔一把年紀了還不肯消停,如今膽敢仗著皇后的勢還想在朝中攪動風雲。
誰人都知孫家權傾朝野,經過此事後更是眾矢之的。
孫家這棵大樹,必除。
齊知遠剛進內院,便迎頭碰見了匆匆而來的孫永樂,孫永樂一身裡衣,頭髮凌亂,應是躲在家中好幾日了。
見來人非他熟悉之人,孫永樂擰眉詢問:“你是……”
“晚生見過孫指揮使。”齊知遠恭恭敬敬地作揖,“晚生路過此處,見孫家大門緊閉,後門卻是敞開,於是斗膽進來,提醒一下指揮使。”
孫永樂不冷不熱,面露疲倦準備趕客:“原來是齊公之子。家中新來的下人不懂規矩,忘了關門。也不是什麼打緊事。”
“這怎麼不算打緊事?”齊知遠提高聲音,“孫家大門外擺金蟾,意為財源廣進,如今代表招財納祿的大門緊閉,卻將小門虛掩,指揮使是不想要銀子了?!”
孫永樂被嚇得一激靈:“你這後生在這瘋言瘋語什麼?你再不出去,我就叫人了!”
“指揮使是在等人吧!等鎮國公?還是孫將軍?鎮國公惹了這樣的禍事,指揮使當真敢保?!高祖的一句戲言,指揮使難道還惦記著呢?”齊知遠毫無畏懼,站在原地神色不改接著又道,“我是來好心提醒指揮使的,當初忠州之行安國武侯顯些命喪黃泉,你真以為是羌渠鷹師做的?先帝剛愎自用,多疑愛猜,他看不順眼的人和東西誰都別想留。新帝雖然稚嫩,但他是先帝的親生子,你怎知日子久了心中就沒有謀算?”
齊知遠快言快語,沒給孫永樂一點插嘴的機會:“乙亥年臘月十三,徽京銀號匯入銀票二十萬兩,徽京都指揮使司笑納。甲子年仲春,徽京銀號匯入銀票八萬兩,徽京都指揮使司笑納。晚生愚鈍,滿滿的一本賬簿就記得都指揮使的這幾頁,指揮使要不要猜猜,那本賬簿是誰給我的?”
“你!”孫永樂急得原地打圈,趕緊下了院子去將後門關緊,“你究竟想說什麼!誰讓你來這的!”
齊知遠不答,反而轉身將走:“越是枝繁葉茂的大樹,越要曉得斷臂求生的道理。德榮巷是個好地方,前朝幾位忠臣良將都曾住在這裡,可惜了,不知道孫指揮使能住多久。”
“且慢!”孫永樂攔住齊知遠,確認了四下無人時才握住齊知遠的手,臉上擠出笑容,“小齊大人,我這幾天事多繁雜,剛剛並非是衝你,等日後結束了我定去齊府與你和齊大人親喝一杯,說起來我也算周大人半個學生……”
齊知遠收手,冷聲提醒:“孫指揮使。”
孫永樂訕笑,伸出食指往上指了指:“小齊大人,你替我說說話,告訴上面那位,說朝廷撥款的二百萬兩我是一分也沒碰著,是鎮國公!是孫輔找人去賽坎調停的!皇上養病,梁太后說所有軍機要務都歸孫輔管,鎮國公親口說的!他說用朝廷撥的這些金子做兩座金象,刻成天狼王喜歡的模樣,他們就不會打過來了……這一切都不關我的事。齊大人,齊小公子,我與你父親是舊識,按輩分你得喊我一聲叔伯,你一定要將我這些話轉告給皇上……!”
齊知遠深看了孫永樂一眼,嘲弄道:“梁太后何時和鎮國公關係這麼好了?梁太后要想幹政,梁家大把的有志子孫等著冒尖,孫大人你說這話是不是偏頗了。”
孫永樂陡然閉上了嘴。
有的話說了最多是抄家,有的話說了卻是掉腦袋。
孫永樂想擠出諂笑,二人視線交匯,孫永樂的笑當即涼在了半路。
齊知遠向孫永樂作揖,算是告別:“孫大人,利害有常勢,取捨無定姿,還請大人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