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章(第1/3 頁)
姜玉弩是個很能活的人。
字面意義,她心態積極,求生意志堅定,行動力與動手能力也都不算弱,還有著比一般人略高出一截的樂觀,對於許多換了別人可能就心態崩了的環境條件適應力高。
姜玉弩的人生準則就是:遇到難題,就先去解開它試試,萬一真解開了呢?
沒有“萬一”也沒什麼大不了,都是體驗。
姜玉弩花了小半天時間確定自己穿越,接著確定自己在陌生環境下還是想活,她找來倆塑膠袋套腳上當鞋子,讓自己至少不再是一個光著腳滿陌生地界跑的狂野兒童,可是塑膠袋又不太經用,對比起裝修十分“簡陋風”的地下基地的岩石道,塑膠袋還是太容易損耗了,姜玉弩只是踩著袋子又回到有合金櫃的牆邊,她想要再看看,這地方還有沒有什麼遺留物資可以用,腳下驀地一痛。
姜玉弩低頭檢視,發現是自己一腳踩在了一片散落在地面的硬物上。
那是個硬方片。
塑膠袋為姜玉弩的腳起到了微薄的防禦作用,沒讓硬片邊緣刺進她的腳底,但塑膠袋也由此犧牲,被劃拉出了一條大口子。
還沒穿熱乎的“鞋”,就此報廢了一隻。
姜玉弩邊心裡悼念塑膠袋為自己這還不到十五分鐘的付出,邊彎腰撿起硬方片,發現那是一塊塑膠板。
不知道什麼東西的外殼被打碎了,合金櫃周圍到處零星散著這樣的塑膠硬片。
姜玉弩之前路過這組靠牆擺的櫃子,重點放在觀察基地裡是否還有人存在上,沒有仔細觀察地面,這才在櫃子旁邊遭此暗算。
塑膠至少是種姜玉弩認識,且能確保它無害的材質。她剛剛探查基地時還有個新鮮發現——這裡的科技發展水平或許比她原先的世界高。在與坑洞相對的基地另一邊,姜玉弩看見了些她完全叫不出名字的機器裝置,它們光是外形與外殼材質就透出一種高科技感,不過又大多外面的殼壁破損,暴露出了裡面已經斷裂的管線,看著估計是徹底報廢了。
“塑膠袋能用,萬一塑膠片也能用呢?”姜玉弩自言自語。
她把地上散著的塑膠片都撿了起來,又找來一隻廢棄箱蓋,將蓋子當作臨時移動桌板,把收集到的塑膠硬片都堆上去。
將塑膠片堆好的時候姜玉弩特別有種自己在撿垃圾的感覺。
但撿垃圾就撿垃圾吧,都是物資,能活就行!
收好塑膠片,姜玉弩再才繼續去翻櫃子。
她試圖獲取更多的生存物資,在第一個櫃子裡發現了兩捆防水膠帶。
剛剛收集的塑膠片這不就派上了用場?姜玉弩立即帶著防水膠帶回到她的臨時桌板旁邊,她先將膠帶與塑膠片放在一處,又起身返回到櫃子邊緣,在看起來十分空蕩櫃子底部摸索,終於,讓她找到了自己試圖尋找的工具——一把已開始生鏽的小刀。
防水膠帶這種需要裁剪的東西,一般都會和裁切工具放在一塊,姜玉弩很慶幸這個基地裡之前待過的人也有這個習慣。
即使是把生鏽的刀,也幫了大忙。
姜玉弩回到桌板邊,把膠帶拿到自己腳邊比劃了下,確認需要長度,接著用小刀切割膠帶。
生鏽的刀有點鈍,不算好用,還好膠帶本身也不是很難切割的物品,很快被姜玉弩仔細切了一段下來,她把切好的膠帶平放在桌上,再將那些具備一定硬度的塑膠片取來,開始仔細往膠帶上貼上。
鋪平,再壓實,再疊一層,再壓實,隨即切下又一段膠帶,貼到塑膠片們的上方,將塑膠片牢牢固定在了兩層膠帶間。
姜玉弩用防水膠帶跟硬塑膠片給自己做了一對鞋底。
防水膠帶足夠堅韌耐磨,多纏繞上幾層,即使塑膠片被踩碎,也只是碎在了膠帶夾層中,仍具備一定支撐性。姜玉弩在放膠帶的櫃子裡還找到了幾根捆紮帶,估計曾拿來捆過別的貨物的,被拆下來後隨手當垃圾扔在了那裡。但這份垃圾對她來說也是寶,她把捆紮帶纏繞過鞋底,將它們固定在了自己的腳上。
就這樣,姜玉弩給自己做了一雙“塑膠涼鞋”。
這雙“涼鞋”只比直接穿塑膠袋要好一點,造型上同樣主打一個沒有造型,只要能踩在腳下還不容易掉就行。
可踩著這雙親自做的涼拖,姜玉弩在地上踩了幾步,自我感覺還不錯,她覺得用剩下的捆紮帶膠帶還有塑膠片都是珍稀資源,把它們都仔細收好放好了,留作之後備用。
那把生鏽的小刀沒被姜玉弩一併收起來,她選擇將它隨身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