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六章(第1/1 頁)
過獲救的良機,便咬咬牙,決定先用自己半桶水的醫術頂上,把他的命吊著了再說。
她拿出隨身攜帶的保心丸,給昏迷男子服下,又找了塊石頭,把採得的部分草藥碾碎,敷在對方的傷口上止血。
也是男子命不該絕,她那日正好採到了一株生長得極好的靈芝,本想帶回道觀獻給師祖,不料碰到這種情況,她只猶豫了一瞬,便把靈芝撕成小塊,就著清水給其服下。
不知是哪道步驟起了作用,男子很快轉醒,沉悶地發出兩聲咳嗽。
她驚喜非常,湊近詢問:“你醒啦?”
也是直到那時,她才有心思注意男子的容貌,發現對方雖然面染塵土,但模樣俊美,如青雲出岫,讓人一眼見了便不能忘懷。
男子皺著眉,神情帶有幾分痛苦地瞧她一眼:“你……”
“我是大夫,你先不要說話,仔細感受一下身體有哪裡不舒服,然後再告訴我。”
“你……”
“嗯,你慢慢說,不著急。”
“你……壓到我的傷口了……”
那真是一段尷尬的回憶,尷尬到時隔甚久,覓瑜都羞於回想。
後來她才知道那名男子是奇王,不小心失足從高處摔入河中,雖然她的冒失差點讓他傷上加傷,但如果沒有她的救治,說不定他真的會命殞於此。
得知這個訊息,她感到一陣後怕,如果她選擇回去叫人,或者在拿出靈芝時再多猶豫一會兒,致使奇王不幸罹難,聖上會怎麼處置他們一家?
如果奇王只是奇王,或許還好些,偏偏奇王不是奇王,而是太子。
聖上在失去元慜太子時,曾經發落了整個太醫院,還是在元慜太子纏綿病榻多年、著實沉痾難治的情況下。
如果現在這位太子本來好端端的,卻因為她的緣故而沒了幸理,聖上會怎麼想、怎麼做?
幸好她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她救了奇王,救了太子,也救了她自己一家。
說來也是因緣際會,太乙山橫貫東西,分隔南北,綿延數十萬裡,大大小小的山峰有數千座,山中常年雲霧繚繞,宮觀廟宇雖多,卻如星羅棋佈,路途曲折。
如果不是巧合中的巧合,他們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遇見。
偏偏他們遇見了。
在當時的覓瑜看來,這是天意如此,是太子天命所歸的象徵。
無論是嬰兒的他、六歲的他還是十八歲的他,在遇到危險時總能平安度過,難怪會得神妙真人的金口贊言。
但在現在的覓瑜看來,那或許就是他們孽緣的開始。
覓瑜採藥的山谷離清白觀不遠,離太乙宮很遠,以尋常人的腳程要走上一兩天,若非奇王順著水流漂來,是決計來不到附近的。
這樣長的一段距離,奇王當然不可能獨自回去養傷。
清白觀提出用轎攆送他,但被他拒絕了,道是不願勞民傷財,留在觀裡養傷就好,他相信那位把他救回來的神醫仙子的醫術。
被賜號神醫仙子、但差點讓奇王殿下去南天門走一圈的覓瑜:“……”
這真的不是反諷嗎?他留下來到底是為了養傷,還是伺機報他的傷上加傷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