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2 頁)
十二層窗戶推開,她彷彿看到有人站在窗邊,應該是他正在往樓下看。她覺得,他未必是在看自己,也許是在看她身後那片孕育著金錢的土地。
&esp;&esp;她忽又想起那晚他誇讚老媽煲湯好喝。這人多麼聰明。剛才那一出,未嘗不是他的另一種攻心。而她哪裡敢相信他。
&esp;&esp;—— —— ——
&esp;&esp;後面幾天,程一清繼續投入學制餅,很少出現在公司。她跟程季澤想法不同:後者認為飲食業的本質也是服務業,他們要做的,無非是發動廣告攻勢,迅速佔領市場。“七十年代,香港西餅東漸,傳統唐餅市場日漸萎縮。現在內地除上海外,其他地方依然是唐餅為主,我們要趁這個機會站穩陣腳。”
&esp;&esp;德叔當然不同意,他總說飲食業的本質,當然是飲食本身,“東西要好吃,當然,也要迎合現在人的口味。”
&esp;&esp;現代人不喜歡高糖高鹽,程一清待在制餅間裡,跟著德叔,一遍又一遍做試驗,嘗試用植物油替代豬油。只是味道不盡如人意。程一清沮喪。
&esp;&esp;但也有歡喜的事。她跟陳夕裴想到了開業策劃好點子。新店外有一片空地,她們決意以薄木板搭建一個臨時的“雙程記博物館”,左邊小門進去,是廣州老程記。右邊小門推開,是香港程記。兩邊老照片、舊歷史,在中間“雙程記”那兒相遇。
&esp;&esp;大日光下,程一清穿著工裝衣褲,挽著袖子,正跟陳夕裴一起往木板上刷漆。身後突然傳來怯怯的聲音:“請問這裡是程記嗎?”
&esp;&esp;程一清回頭,見一個穿牛仔布裙的女孩子站在跟前,小心翼翼發問。
&esp;&esp;這是程一清第一次見到舊程記制餅師傅的後人。 牛仔布女孩帶來了她爺爺的故事。“爺爺去年年底去世。我們收拾他遺物時,找到了很多這些東西。”她說的是糕模。糕模是古代制餅時用的模具,女孩爺爺留下的糕模裡,大多是單眼糕模跟雙眼糕模,形狀有方形、長方形、圓形跟橢圓形,有些有手柄,有的沒手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