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1/2 頁)
</dt>
&esp;&esp;程一清想:何澄會不會出什麼事了?難道被人威脅,所以寫了那篇報道?是的,一定是這樣。所以現在雜誌社在那時給她安排了安全屋,讓她躲過這段時間。希望她沒事。
&esp;&esp;程季澤想:必須要求他們釋出宣告,證明雙程記沒有使用受汙染紙品。之後再聯絡媒體,廣泛澄清。
&esp;&esp;心下這樣盤算著,他忍不住轉頭看眼程一清,見她將腦袋靠在玻璃窗上,心事重重。程季澤想起那個雨夜,騎樓屋內窗戶關牢,他的影子騎著她的影子投在上面,搖動起另一重風另一重浪。正想著,突然覺得右邊肩膀一沉,原是程一清睡著打盹,腦袋墜到他身上了。
&esp;&esp;他微微調整坐姿,不打擾她,到了口岸才將她叫醒。
&esp;&esp;—— —— ——
&esp;&esp;程一清搭巴士上大坑道,車輛盤山往上駛,下了車沒走多遠就到。此地臨近銅鑼灣,鬧中取靜,一條主幹道依山而建,沿路建築古典雅緻。見到老友住得起這地方,程一清很驚訝,心想香港記者收入這樣高,媒體福利這麼好嗎。她終於明白,為何程季澤聽到這個地址時,神色微詫。
&esp;&esp;大堂有保安,程一清進不去,她讓保安打給何澄。保安聽罷何澄名字,居然有印象,說“住八樓的何小姐啊?她今天出去了。”程一清問她幾時回,保安說:“你這人真是奇怪了。我怎麼會知道住客行蹤呢?”又說,“不過呢,今天迴歸紀念日,可能她出去看煙花。你等到晚上就知道咯。”
&esp;&esp;迴歸紀念日是香港公眾假期,但記者也許還要上班。程一清在門外等,心裡擔心:她現在出外,會有危險嗎?不過香港是法治社會,那家公司不至於這樣猖狂。她跟程季澤提過,要跟對方交涉,不能傷害寫報道的記者。程季澤只淡淡道,看情況吧。
&esp;&esp;華南地區天氣炎熱,程一清喝了一瓶礦泉水仍不解渴,細汗順著脖子流入衣襟裡。又有嗡嗡飛蚊撲上來咬她。路面又熱又軟,像要被曬化,她摸著口袋裡的小錄音機,心想程季澤堅持讓她錄音也是奇怪。又等了一會兒,保安跟她說:“靚女,你不如去其他地方坐下等啦。這附近有很多不錯的鋪頭。”
&esp;&esp;程一清覺得乾等確不是辦法,索性慢慢往下走,見到有一間咖啡館,門口掛著open的牌子,推門進去,細細人聲撲面而來。可能因為今天是公眾假期,人不少,她隨便挑個空位坐,看著窗外的人來人往。
&esp;&esp;身後人聲,清晰入耳中。她聽到非常熟悉的女孩子聲音,彷彿是何澄,正在發問:“
&esp;&esp;柳生,你覺得迴歸前後的粵港合作模式有什麼差別呢?
&esp;&esp;”
&esp;&esp;她忍不住偏過頭去看,那女孩子背對她坐,桌上放一個小小的錄音裝置。再聽她補充的問題,說話時頭腦微微晃動的樣子,確是她熟悉的何澄。
&esp;&esp;程一清自然不打擾。她也是首次見到好友工作的樣子,如此專業,跟平日裡時而嘻哈時而深沉不同。坐她對面那裡男人,看起來是那種常來往陸港兩地的港商,侃侃而談——
&esp;&esp;“
&esp;&esp;我們都知道,粵港兩地是前店後廠模式。但其實九七年之前,這種格局的形成,完全是私人合作為主,缺乏政府指導和支援,所以顯得有些鬆散,也沒有那種很整體的、很大的
&esp;&esp;——”他兩隻手在半空中比劃展示,卻突然卡殼,說不出詞來。
&esp;&esp;何澄適時道:“
&esp;&esp;你是指,缺乏整體的、戰略性的合作計劃?
&esp;&esp;”
&esp;&esp;對方笑著點頭,又跟何澄說起當時他人生路不熟,剛到廣東的事。“
&esp;&esp;當時中國變化太大,太快了,我們都說一定要搶佔先機。但也有人擔心,改革開放會不會持續?萬一走回頭路怎麼算?
&esp;&esp;”
&esp;&esp;“
&esp;&esp;後來怎樣下定決心?
&esp;&esp;”
&esp;&esp;對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