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踏風來小兒失機(4)(第1/2 頁)
被人唸叨著腳程不快的陳仲,此刻正在那荒村中,尋了塊清淨石頭坐著。
石頭似是碓臼,倒扣在地上,內裡是個凹坑。
這是用來去除稻穀外殼的器具。
只可惜村莊廢棄,人煙俱無,加工稻穀的器具自然也沒了用處。
散落在坍圮的廢墟間,任憑風雨洗禮。
陳仲先前施展“斬氣”手段,本意是想循著那屍魅被人附體控制的一縷氣息,直接誅殺背後之人。
但那人倒也有些手段,表面上看起來,其自身氣息與屍魅一般無二,到了真正破殺氣意的時候,才顯出根底不同。
陳仲的手段,也便只能斬殺屍魅,而斷了那背後之人的線索。
這一戰說起來似乎來來回回,但實質上不過一個照面,對話兩句罷了。
用時非常短。
九環狸一路奔跑過來,到了地方的時候,陳仲都已經把整個村子大致巡視了一遍。
村子裡,屍魅曾經活動的痕跡非常明顯,但它應當還沒有什麼收穫。
只是陳仲對這裡並不怎麼熟悉,難說這屍魅是不是真的沒有找到臨蠶郡王一系的墳塋。
若是被那屍魅得手,而陳仲沒能察覺,說不定等那背後的宵小尋過來,又要生出什麼陰謀來。
故而陳仲不打算立刻回城,和那些設計謀算蘇元明的仙門士族浪費口舌,反正士族的產業跑不了,他們的人就跑不了!
等九環狸到了,陳仲直接差遣他去把蘇元明喚來。
那個徒兒腦筋不甚靈光,陳仲又未能將那背後之人除卻,不把蘇元明放在跟前看著,可不叫人放心。
將滿不情願的九環狸打發走。
陳仲這才有了空閒,細細審視自身的突破。
身體,是變化最大的。
血氣恢復了生機,好似又回到了三、四十歲之間的壯年時期,但這只是血氣,想要整個人各處機能都恢復到那樣的水平,估計總要有個幾天的時間,慢慢溫養。
當然,再怎麼樣,也就最多恢復到三十餘歲時的狀態了。
二十多歲的那種巔峰,已是不可能。
歲月流逝了就是流逝了。
修士突破感應境界,並不是長生不老了,只不過是內外交感,延緩了內裡“炁”的朽變。
此外,陳仲估計,他自己在感應境界的修士中,也是一個異類。
換成那些不曾成就“周天煉形”和“鎖精禁漏”的感應修士,他們延緩自身朽變的能力應當遠遠比不上陳仲。
無形無質,尋常生靈無法感知到的“炁”,與生靈的身體是息息相關的。
“炁”有變化,會影響身體。
身體有變化,也同樣會影響“炁”。
二者一體兩面。
那些感應境界的修士,對於自身身體的掌控,遠遠不及陳仲,也談不上去除身體內的所有“暗傷”。
如此一來,他們內外交感,“炁”的朽變速度固然放緩了,身體的朽變速度的水平,卻與之處在兩種層面,其結果就是“炁”被身體拖累。
陳仲如今八十多歲,一朝感應,“炁”就能夠恢復到三十來歲的程度,而其他那些感應境界的修士,在八十多歲時,恐怕“炁”的狀態當在五、六十歲之間
換言之,每八十年過去,陳仲將比尋常人年輕四十多歲,比尋常的感應境修士年輕二十到三十歲。
當然,陳仲眼下一共可以活幾個八十歲,則是連他自己也難下定論的。
此時陳仲的身體,乃至於精氣神每時每刻都在煥發著生機,只要在這些生機全然泯滅之前,他又能再次獲得道途上的突破,那麼他的壽命,就是沒有定數的。
審視、確定了身體、壽數的變化。
陳仲伸手到衣襟內,取出一卷書和三片玉籙。
正是當年釣叟所授。
這些年來,陳仲幾乎不使它們有一刻離身。
突破了感應境界,諸如什麼望氣的本領、“斬氣”的手段、御劍飛縱的術法,等等這些能力的增長、開闊,都不足以讓陳仲多麼喜悅。
他最關心的,除去直接決定生死道途的壽元,便是這下一步修行該當去往何方的法門!
先看《劍術》。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這是總綱。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
這是修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