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乾心論道 > 第九十七章 襄公矩赴難先師地(2)

第九十七章 襄公矩赴難先師地(2)(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穿越之古境探秘大力金剛門綜武:鎮西侯府二公子,劍開天門【霄漢賢途:超凡傳奇】雲巔傲劍行重生之巔峰王座盧氏女逆襲史綜武:師傅嶽不群,悟性逆天創仙廢柴的逆襲:另類劫匪成長記倚天屠龍記:張無忌之再續前緣我野神,香火證道鎮輪迴重生天龍截胡段譽虛竹的機緣劃過夜的流星的新書偏遠山區的修道少女開局福威,吾以坤拳打破虛空龍門俠客行蓮花樓之九天應龍灌這江湖一碗酒八仙劍女魃:我家少主被人拐走了

“喀喀喀……”

稀碎的牙齒碰撞聲。

從孔劭身後的副席上傳來。

正是羊壇身邊,那為孔劭書記的昭明孔氏後輩所發出的。

他擅長書法,能習後漢鍾侍郎之正書。

孔劭讓他做這書記之人,便是有意藉此為之揚名。

但是,他所記之中,襄公矩僅僅中四品。

這本是不會公佈,除非襄公矩死了,才會考慮流傳出去,進一步打擊五行論餘緒的手段。

現在,若是被襄公矩自己看到,並且宣之於眾。

且不說士林公議。

單單襄公矩發起怒來,就算孔劭都抵擋不住吧?

他一個尚未感應的小小後輩,豈能留有命在!

更一旁。

丁夏也自皺眉。

他早先知道孔劭做法,便不贊成,只是礙於雙方總體立場一致,不便爭執,此刻暗歎一聲:“作繭自縛。”

但無論如何。

丁夏是要維護形名說的,故而他越過僵滯中的孔劭,以及不知為何呆坐不起的謝弼,欠身而起。

“仙翁,今日論道,實則無意冒犯先賢,心中所求只為大道,與仙翁、崇德兄、慶德兄,乃至於天下修士,並無不同。只是我等年少德薄,言行多有冒犯,萬望仙翁海涵。”

丁夏說到這兒,對襄公矩,更是隔著座席對南側的許季山、高獲、楊鳳等人,深深下拜,施了一禮。

但施禮畢。

丁夏卻是愈發堅定地對襄公矩道:“然,白虎、太玄,傳習於世近五百載,天下修士歷耗志節,止於修身。此舊日之學有失,已為天下公論,仙翁實乃我蓬萊學問之宗,諸士之師,何以泥古若此?晚輩懇求仙翁,轉持新法,若能如此,晚輩等必定附驥於尾,鞍馬前後,但有所指無所不從!”

丁夏一直希望能夠說服襄公矩。

在他看來,雙方的矛盾不是什麼解不開的生死大仇。

相反,其實他們的出發點都一樣。

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桓志、謝弼、孔劭等人的私心,才是根本問題。

丁夏固然看不上那種藉著新法的幌子,謀求私慾的做法,但他更不可能因此就拋棄新法,轉而支援明擺著已經走入死路的舊法。

這是一個輕重的問題。

丁夏認為支援新法更重要。

而襄公矩等人,明顯認為制止桓志那些人的私慾得逞更重要。

“遜之在武次,物阜民豐、百姓安樂,餘在平原,亦曾聽聞百姓羨慕之聲,新法得卿,餘雖死,知其無大患。”

襄公矩對丁夏評價非常高。

但話中含意。

讓丁夏難免失望。

襄公矩並沒有被他說服。

轉回頭來,襄公矩就再次向孔劭詢問核名定品的結果。

孔劭方才是藉助孔氏家傳的寶物——彌虛帶的威能,才勉強從襄公矩的鎮壓下脫身。

彌虛帶本就是性靈之器,既能展布幻境困住敵人,又能使自家從困境中脫身。

據族中老者所言,彌虛帶是近古時,孔氏先祖自承湯湖底採得的一條水草所煉,當年湖中魚蝦,凡是碰觸到那條水草的,俱都消失不見,唯有水、砂石之類無事。

孔氏先祖於無意中發現後,嘗試破解其中奧秘,結果自己觸碰水草,當即便入幻中,且那幻境極為真實。

內中宮殿臺閣、花鳥魚蟲,等等一切俱全,能夠見到明顯的居住之象,其內規模之大,當有古昭明郡郡城的三倍大小。

孔氏先祖在其中見到了各種衣物、飲食、工具,甚至還有一些疑似上古法器的殘片,唯獨沒能找到半個文字,就連臺閣的匾額都空空如也,似是被大法力抹平的一般。

後來孔氏先祖憑藉其高超修為境界,終於脫困,但從那幻境中搜羅、帶出的所有物件,卻是消失一空,據此,才推斷那是幻境,並終於找到辦法,將之煉化為一件性靈之器。

孔劭藉助彌虛帶之力脫困,強行壓抑住將之抽出來細細檢視的衝動。

但經過丁夏中間插話的時間。

孔劭終於是感應到了彌虛帶當下的狀況。

一股寒氣,透過裝飾用的玉片,直入腰間,雖不劇烈,卻將孔劭激得渾身汗毛炸開。

只因!

彌虛帶不是法器,與太玄一脈的樂玄筇杖、叔孫無忌的赤紅葫蘆類似,都只是以“天地靈物”煉成的寶物。

目錄
太平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