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出征依依話別,離情繾綣難捨(第2/7 頁)
,目光堅定而無畏地直視著皇帝,眼神中燃燒著熾熱的火焰,毫不猶豫地說道:“陛下,微臣明晰其中利害關係,深知戰場之殘酷無情,然微臣實在不忍只在王府空守等待。王爺於微臣而言,是此生摯愛之人,微臣斷不會成為王爺的負累,定會在後方全力救治傷患,堅守醫者本分,絕不涉足前線戰事,只願能在王爺身邊,為他分擔一份擔憂,以盡綿薄之力,還望陛下成全微臣這一心願。”
慕容楓聽著暖玉的話,陷入了長久的沉思,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節奏緩慢而有韻律,彷彿每一次敲擊都是在權衡利弊的天平上落下的砝碼。御書房內一片寂靜,只有那輕輕的敲擊聲和暖玉微微緊張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良久,慕容楓終是微微頷首應允,“既你有如此決心,朕便準了。但你需牢記,切不可讓王爺因你而有所分心,否則朕定不輕饒。這是朕對你的信任,亦是對你的警告,莫要辜負了朕的一片苦心。”
暖玉聽到皇帝應允,心中大喜,激動之情如洶湧澎湃的潮水般溢於言表,她的眼眶微微泛紅,險些落下淚來。趕忙屈膝跪地,行了一個莊重而標準的謝恩之禮,聲音因喜悅而微微顫抖:“多謝陛下成全!微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望,必當在戰場上竭盡所能,為將士們的安危保駕護航。”此時,秋風乍起,帶著絲絲涼意,吹得窗外的樹葉沙沙作響,那聲音彷彿是大自然發出的低沉嘆息,似在低語著即將到來的離別,為暖玉即將踏上的充滿未知與艱辛的征程而黯然神傷,也似乎在預示著前方等待她的將是一段波瀾壯闊卻又佈滿荊棘的旅程。
暖玉身姿略顯疲憊卻依舊挺直地坐在馬車之中,車簾被微風輕輕掀起一角,灑進幾縷柔和的日光,光影在她的臉上斑駁交錯。她剛剛拜別皇帝慕容楓走出皇宮,那威嚴的宮殿群逐漸消失在身後,可皇帝的話語卻還在耳邊迴響。
她深知王爺身為朝中頂樑柱,每逢戰事定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奮勇殺敵,那是他與生俱來的臣子擔當與榮耀使命。然而,每當想到即將奔赴的戰場,那寒光閃爍的刀光劍影彷彿已在眼前劃過,瀰漫著刺鼻血腥氣息的血雨腥風似要將她吞噬,無盡的憂慮便不受控制地湧上心頭。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生死僅在一線之間,王爺的安危猶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她幾乎喘不過氣來,這些日子來,擔憂已讓她輾轉難眠、食不知味。
但暖玉對自己多年來跟隨名師潛心鑽研、在無數次實踐中積累沉澱的醫術造詣有著十足的把握。自幼便沉浸在醫書典籍的世界裡,她不僅熟知各類病症的理論診治方法,更在實際操作中摸索出許多獨特的見解和有效的經驗,這讓她堅信自己的醫術遠高於軍中那些軍醫。若能隨軍出征,憑藉這身精湛醫術,在救治傷員方面必定能發揮關鍵作用。既能為深陷戰火的國家奉獻一份力量,又能時刻守護在王爺身旁,使他免受病痛折磨,保他周全無虞,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幫助,也能讓她高懸的心稍感慰藉。
回想起剛剛在御書房中向皇帝請願的場景,暖玉的心中五味雜陳。她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那威嚴莊重的宮殿,每一步都似有千斤重,在皇帝面前,她堅定地表明瞭自己的決心和意願,言辭懇切,毫無退縮之意。也許是皇帝被她那赤誠之心所打動,看到了她眼中無畏的勇氣和堅如磐石的信念,最終點頭應允。那一刻,暖玉的心底悄然湧起一絲欣慰,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可她也清楚,這個決定一旦傳入王爺耳中,王爺定會出於對她的疼愛與保護而強烈反對。王爺一直將她視若珍寶,捧在手心裡呵護著,怎會願意讓她置身於如此危險的境地?但暖玉心意已決,在這國家危難關頭,王爺又身處生死未卜的險境,她絕不能退縮半步。
她在心裡默默給自己打氣,為了王爺,為了家國,眼前這點風險又何足掛齒?哪怕前方道路荊棘叢生、崎嶇坎坷,充滿了無法預料的艱難險阻和重重挑戰,她也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馬車的顛簸似乎在提醒著她路途的艱辛,可每一次震動都讓她更加堅定了內心的信念。她要用自己看似柔弱的身軀,在這亂世之中,為心愛的王爺和腳下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撐起一片小小的避風港,哪怕這片港灣可能會在狂風暴雨的衝擊下飄搖不定,但她絕不後悔今日的選擇,只願能與王爺攜手並肩,共同抵禦風雨的侵襲,守護住他們心中那片珍貴的光明與希望,無論未來等待她的是什麼,她都已做好了準備。
暖玉回到王府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她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皇帝應允她隨軍出征時的畫面,既為自己即將能夠為國家效力並守護在王爺身邊而感到一絲欣慰,又為即將面臨的種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