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第1/1 頁)
:“這新廟現在香火倒是有了,外面看上去也是有模有樣的。可是大嫂找上以前那師太,那師太卻推說現如今她不是主事人……”
朱氏見狀,看王氏的話頭越來越往無用的抱怨上走,連忙打斷把話接過去:“新廟重建後,情形比以前好上不少,故而後來也有幾個走投無路的人投奔而來。因著官府也注意到了此事,感念新廟這是在做善事,平日裡也是對新廟多加照拂。人事越來越多,師太漸漸力不從心。後來經廟裡眾人合計,便重新推舉出一名主事人負責廟裡日常事宜。也因著後者能幹,再多收了四五個孤兒後,靠著有限的香火,和一兩家富貴人家的施捨,譬如咱家這樣的,倒是磕磕絆絆地把那些被遺棄在廟門口的棄嬰養活了。”
王氏見朱氏一味誇讚那新廟的行事,心中不忿,連忙插話道:“現在主事的人無視那廟是咱家建的這件事實,只明裡暗裡說廟裡房屋少,住不下人,現今廟裡都是擠著住的。她們倒是感恩傅家大善修建廟宇。可也就嘴上感恩一下,然後做了一頓齋飯讓大家吃了,還是師太偷偷地給了一兩銀子,說她這些年也就攢下這些,廟裡的香火錢,都由現在的主事人收著,大頭都花用了。可我看她們都能養活那十幾口人,我看那伙食也不差,可見是在敷衍咱們!”
朱氏補充說師太私下出主意看傅家人是不是先可以在破廟落腳,好歹也能遮風避雨。
她們那住得實在擁擠,後來都不敢再收留其他可憐人。師太表示傅家老夫人對她們是有大恩的,她們挪一挪可以騰出一間房來讓老夫人居住。但條件有限,只是得委屈老夫人和廟裡的人合住。
老夫人想了想後便婉拒了,自己一人離開家人住在廟裡更是不便,如今家逢災難,她也不能只顧自己拋下家人。
但她話也沒說死,直說她先隨著家人一道安頓下來,後來再來尋廟裡的幫扶。
彭氏也說不出什麼失望,畢竟也是考慮過這種可能的。
她把剩下的一兩六錢銀子拿出來遞給傅老夫人,然後也說明了自己的打算。
顯然朱氏和王氏是不忿她們竟還私下留下錢。
但彭氏也是據理力爭,這些錢都是她們賣了自己的衣服得來的,其他人還什麼都沒付出了。
傅老夫人還是理智的,朱氏也是要臉的,雖然她心裡是不要臉地想侵佔。最後彭氏提出的方案都得到了允諾。
眾人剛吃了一頓飯,飢餓倒是緩解了。只是寒冷卻依舊存在。
之前走著還不覺得,現在待著沒動,屋子屋頂到處漏風,每個人都冷得打顫。
傅則縈覺得趁著天還沒黑透趕緊去周邊拾些柴火,點起火堆,好歹能取取暖。
彭氏還在為大家爭取利益,她就沒驚動她。
她拉著梨幼,去尋慧姨娘。
但是一看到慧姨娘的樣子,又決定算了。剛剛一路行來,東西拿的最多的就是她了,看來人是真的累著了。
倒是傅則蕭看見她們向自己走了幾步又停下,覺得奇怪,反而走了過來:“八妹是有什麼打算嗎?”
“我想去拾些乾燥的柴禾生個火堆,二姐姐要不要一起?”
“好!”傅則蕭搓搓手,真的好冷。
三房的儲姨娘總共兩個兒子,大兒子十一歲被判了流放,現還和父伯兄弟一起被羈押在府城的大牢裡,身邊就剩下七歲得兒子傅梓楠。
以前只盼著能早早生下男丁,現在她是多麼慶幸小兒子晚出世了幾個月。
傅梓楠就是目前家中最年長的男丁了。
他是她現在唯一的依靠,得讓兒子儘快地掌握生存的能力,故而也拉著七歲的兒子傅梓楠同行。
幾個小孩就拾些斷掉的枝丫,儲姨娘是個大人,就收拾稍微大一點的,畢竟經燒一些。
幸運的是,幾人發現了一棵枯死倒掉的樹,眾人一時欣喜,把這一棵樹拖回去,就夠燒幾天了。
眾人決定先不修剪,幾人合力先往回拖。
傅則縈最小,她就負責拿著柴刀,還順手拿了些枯枝。還拿著兩顆前面拾掇柴禾間隙梨幼從土裡刨出的冬筍。
畢竟都是柔弱的婦女小孩,幾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枯樹拖回破廟。好在是棵枯樹,幾人一起勉強還是拖得動。
回到破廟時,幾個當家太太還依舊圍在一起邊流淚哀泣邊商討著接下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