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第1/1 頁)
剛發生的一切三言兩語言簡意賅地轉述給老夫人知曉。
老夫人沉思一會兒,倒是也沒怪罪傅則縈。
她把蕭姨娘叫過來:“八丫頭說得也在理,梓梧確實也需要再多拿幾服藥。你明日跟著彭氏去一趟城裡,先去用衣服換來銀子,然後就去抓藥。”
然後又轉頭對彭氏說道:“辛苦你明日再跑一趟了。”
“娘說哪的話,這還不是媳婦應該做的。”
老夫人都做主了,蕭姨娘沒有說不的權力。
“老夫人說的是,明日幾個小的就麻煩老夫人照顧下。”
朱氏接話道:“你放心就是了,家裡那麼多人,還照顧不好他們?”
這一場風波就這麼不痛不癢地過去。
若是以往在傅府,大家還重視著大戶人家的教養,老夫人自是會把傅則縈叫過來教育一番。
一個小姑娘家家的,說話如此強勢厲害,那是要不得的。
但是時至今日,傅家連生存都是困難,哪還顧得上這些。
反觀傅則縈這邊,話說的時候,憑著一股意氣一股腦一吐為快了。
剛說完時,也覺得直抒胸臆,甚是暢快,也覺得自己想清楚了,什麼都顧慮到了。
可現在冷靜下來,自己是越想越害怕。
一下子反思自己哪句話說多了,一下子又想著哪句話說重了。
也在想是不是自己太絕情了,又顧慮著考慮別人看見自己這樣會不會覺得自己太無情太可怕。
之前覺得三伯母她們可以作為自己可能的依靠,現在又覺得她們見到這樣的自己會不會認為自己太可怕。
這一晚上,她腦子就沒停過,一直在琢磨這些有的沒的,總覺得好像全屋子的人都在打量自己。
事情歇了,朱氏安排丹姨娘、全姨娘和慧姨娘去忙活晚飯。
老夫人、朱氏、彭氏和抱著孩子的王氏也能坐下來安靜地商討今日的收穫了。
朱氏:“今日說不上順利,咱們初來乍到,我們跑了好幾個繡坊、成衣店,她們都不肯答應。”
彭氏接話道:“不過也說不上完全沒希望。我們賣筍收工回來的路上,又路過一繡坊,不死心又進去試了一次。這次老闆娘倒是鬆了個口子。雖然不是直接讓咱們接活,但是咱們做好的東西送過去,質量經她掌眼後,她倒是可以收下咱們的東西。”
朱氏:“就怕咱花錢買了布,買了針線,花了功夫把東西做好了。送到那,結果人家不要,那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啊!而且還搭了銀子出去。”
“這,大媳婦說的也是個事……”老夫人也有些遲疑。
“就是因著這層顧慮,所以我也就沒當場應下,就和老闆娘說家來籌些銀錢再去繡坊買料子來拖延下。想著回來和大家商量下再決定?”
朱氏覺得風險太大,但是覺得要是拒絕了就什麼生路都沒有了,也是很為難。
“你後來去慧姨娘那,幾個丫頭片子的筍賣得怎樣?”
“能賣出去,但也說不上特別好賣。冬日能吃的新鮮菜不多,價錢挺好,能賣七文錢一斤。也因著價錢好,挖冬筍賣的人不少。慧姨娘她們帶去二十斤,賣了六斤。去掉兩人進城的城門費,倒是也得了三十二文。”
“那咱就讓大家去挖冬筍賣?每日得個三十來文也不錯。”老夫人覺得這是無本的買賣,倒是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