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精神對話(第1/2 頁)
“好啦,咱們走吧!你這座莊子今日咱們也算是參觀完了,接下來嘛,讓我們一起去瞧瞧咱們那心心念唸的醬油到底怎麼樣啦。”王小川微笑著提議道。
“師傅,請跟我來這邊。”張大貴恭敬地做了個手勢,然後領著李秀寧,王小川往醬油工坊出發。沒過多久,他們三人就來到了張家的工坊前。
原來啊,這張家的工坊平日裡主要是以生產各類布料為主業。但這次因為答應了要幫王小川製作醬油,特地在旁邊又開墾出了一大片專門用於釀造工作。
眾人剛一踏進工坊大門,只見一個看上去約莫有五十多歲、頭髮花白卻精神矍鑠的老者急匆匆地朝著張大貴迎了過來。
他滿臉笑容,拱手作揖道:“東家,您前些日子交給我的那份關於釀造醬油的方法和配方,老朽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仔細鑽研。
經過這幾天沒日沒夜的琢磨呀,依我看,這法子應當是行得通的!
這不,我都已經安排人手採購了差不多整整兩萬斤的上好大豆回來,準備著手試製咱們的第一批醬油啦。
目前,那些大豆都已經完成了蒸煮的工序,現在正處於晾曬階段呢。
只是可惜啊,最近這天氣不太給力,老是陰沉沉的不見陽光。所以呢,為了不耽誤事兒,老朽只好讓人在晾曬房裡生起了暖炕,以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按照您給的那個方子上說的,這個步驟叫做發酵。算算日子,從開始到昨天,已經過去整整六天了。
接下來所要進行的步驟就是將這些原材料進行封裝與釀造,然後耐心地等待出油的日子。
截至目前為止,那兩萬斤的豆料皆已順利完成封裝。
經過我的一番仔細推算,估計得等到臨近開春之際,才能夠進入出油這個關鍵環節。
不得不說,這一整套流程所耗費的時間實在是太過漫長了,如果不是一次性處理如此龐大數量的兩萬斤豆料,僅僅只是少量的話,那還真是不值得費這麼大的功夫!”
一邊說著,那位經驗豐富的老人便領著王小川,張大貴,李秀寧三個人進到了醬油工坊的大院中。
剛踏入院門,眾人的目光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只見兩百口巨大無比的水缸整整齊齊地排列開來,幾乎佔據了整個院子的空間。
定睛一看,每一口大缸都已經被嚴嚴實實地封好了蓋子,而且上面壓著大石塊。
此時此刻,它們正靜靜地安放在那裡,正等待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讓他們在缸內逐漸發酵、變化。
“東家呀,這玩意兒的釀造過程不僅耗時極為長久,而且期間還要投入大量的糖霜以及精鹽。這樣算下來,其成本造價可是相當不菲了。
所以日後您在出售的時候,可千萬不能把價格定得太低啦。”老人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擔憂,連忙出聲提醒站在一旁的大貴。
聽到這話,張大貴先是微微一愣,隨即便豪爽地大笑起來:“哈哈,九爺,您可是咱老張家的老供奉了,這麼多年來,您啥時候見過我們兄弟倆做過賠本的買賣啊?”話音未落,他那爽朗的笑聲已然響徹整個工坊院落。
話說此次採購釀造醬油的物資,除了大豆是由張家自行採辦之外,其餘的諸如白糖、鹽等關鍵原料,都是由王小川所提供。
想當初,兄弟二人毅然決然地決定死心塌地跟隨王小川這位師傅,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便是他竟然能夠一次性地拿出足足三千斤的白糖以及五千斤的精鹽!要知道啊,在當今的大夏國,這些東西可真是稀世珍寶,即便你腰纏萬貫,也未必能夠輕易購得。
目前在大夏國境內,常見的食鹽大多是以鹽塊或者粗鹽的形式存在,品質粗糙,雜質甚多。
而至於白糖,那根本就沒人見過,市面上所能見到的大都是些紅糖而已,並且那些紅糖的甜度相對較低。毫不誇張地說,
僅僅憑藉著精鹽和白糖這兩樣稀罕物,王小川便已然具備成為大夏國絕頂的人物。掙錢對於他而言,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更何況還有那令人眼前一亮的預製菜!如此一來,張家兄弟對王小川的身份愈發好奇,心中不禁暗自揣測:這位神秘莫測的師傅究竟來自何方?
實際上,張大貴也曾當面詢問過王小川相同的問題,王小川回答的可以說是答非所問——“這些玩意兒根本不值幾個錢,一斤鹽連半斤麵粉的價錢都比不上呢!”自那以後,張大貴便再也沒有提及此事。
話說回來,那王小川之所以擁有這般神奇的能力,可以隨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