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佛子(第1/2 頁)
不多。
難怪他會來這裡,看來是喜清冷安靜。
喜歡安靜之人大多因孤獨,所以才會常年養成這種習慣,若是驀然有一日,遇見明媚不知會不會動凡心?
謝觀憐若有所思地走出一排書架。
果然如她所想,他會來這裡就是因為安靜,挑選的地方亦是角落。
青年坐在窗邊的木案前,灰白僧袍逶迤在腳邊,長睫低垂,深邃的輪廓清雅,如貼在窗上的精美剪影,連薄唇都殷紅的極其漂亮。
謝觀憐環顧四周,並未看見其他人,便抱著書朝他行去。
女子的腳步聲很輕巧,攜裹送來一陣極淡的蘭香。
沈聽肆眉心未動,直到對面坐了人都沒有抬頭。
“悟因法師。”謝觀憐放下書,主動開口。
對面的青年輕撩眼皮看去,下頜曲線冷豔,僧袍束起的喉結上有一顆極黑的痣。
幾乎是一瞬間,她的目光被凸出明顯的喉結上那顆黑痣吸引得挪不開。
她莫名的覺得這顆痣打破了他的冷清,隱約透出了他內裡有些斯文的壞。
見她透過遮面的紗幔只盯著不講話,沈聽肆不知她在看何處,頭微傾,溫聲問道:“不知檀越找僧何事?”
雖他並非是真正的出家人,但長久待在寺中,一應習慣與說辭皆與尋常僧人無二。
僧人喚他師兄,世人稱他佛子,卻都忘記了他並未出家,只等沈家主傳召回去便接下偌大的沈氏,成為權利之巔的那群人。
雖然所有人都忘記了,但她卻記得。
他是沈聽肆,沈氏的嫡長子。
謝觀憐回過神,抬眸對上他那雙漆黑得能洞察一切的眸子,心跳忽而失律,不禁產生一絲退縮之意。
雖然他看似溫和斯文,但還是給她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壓下心中莫名的想法,她對他彎眼,聲線柔下:“悟因法師還記得憐娘嗎?就是前些時候,你讓我來書閣看經書的那人。”
沈聽肆黑眸輕壓,露出一絲看不清的淺笑:“記得。”
謝觀憐佯裝沒想到他竟還記得,雙眸陡然一亮,漂亮的眸子水盈盈地映照歡喜,卻又因要維持矜持而壓下那股靈動。
低垂脖頸,聲線抑制不住的雀躍,透著幾分難為情:“其實憐娘並非是要打擾法師安寧的,而是那日之後我看了那本書,有佛法不解想要求法師解惑。”
沈聽肆斂目,聲線如常般溫軟清淡:“何處不解?”
謝觀憐道:“說來不怕法師笑話,我自幼便有一病,因學後不懂便夜不能寐,食之更無味,思來想起不知所言的‘三無漏學’,如何除去淫.欲,上書道‘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1。”
說至此處,她又忙不迭抬起手,隨著長袖滑落,露出皓白的纖細腕子,擺手解釋。
“憐娘並非是憐娘在冒犯法師,而是法師應曉得,我是進寺修行的寡居之人,偶爾也會有特別想要得到之物,但又難以得到,所以想求助法師。”
淫.欲並非男女之慾,而是物慾。
她看他的神色極其認真,令人情不自禁信任她的話。
沈聽肆闔上手中的書,道:“幾千年前的阿難亦有同樣的想法,‘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2不沾、不看、不妄想,便會使淫機滅去。”
謝觀憐追問:“那若是沾了,看了呢?”
青年眼皮微抬,目光溫和地看向她,“那便看了,沾了。”
謝觀憐看懂他的意思,沾了、看了也與他無關,他不是真佛子,不渡世人。
果真如她所想的那般,世家出身,是個很傲氣的男人。
謝觀憐透過紗幔窺見他臉上神色仍舊柔慈,看不出一絲不耐,連情緒都控制在令人舒適的範圍。
“多謝法師,想來是我悟道不行。”她眉眼染上失落。
沈聽肆垂下長睫,將手中的書放在案上,修長的指尖搭在書封上,寬慰她:“檀越已比尋常人要聰慧許多。”
“真的嗎?”謝觀憐睜著陡然一亮的眼定看他,好似難得被人誇讚,語氣難言雀躍。
許是她的情緒轉變得過於快,他搭在黃皮書封上的手指微不可見地敲了一下,如同外面枯枝上落下一隻小鳥聲響細微。
沈聽肆望向她,唇角含笑:“是。”
“多謝法師今日替我解惑。”謝觀憐神色微霽,最後問道:“月末的法會還是法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