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死亡谷(第1/2 頁)
紹布頓了頓,繼續說道:“更何況,就剛才那沙塵暴,絕對是自然形成的天災。還有那死亡蠕蟲,都是傳說中的存在,也不可能是人為控制的。我們碰上它們應該都是純屬巧合。”
說到這裡,巴特本來還想說什麼,最後還是忍住了沒說。
畢竟他也是身為人父,這種救子心切的心情他也是能體會得到的。
“那就捨命陪君子吧。”於是,巴特讓紹布加速開到隊伍最前面。
然後連續按喇叭,同時他自己搖下車窗招手示意。
“有新座標了,等下我們在前面帶路,大家跟緊了。”巴特扯著嗓子喊道。
“什麼情況,早不來遲不來,偏偏在我們脫困了之後再發來。”王凌不由嘟囔了一聲。
不過,說歸說,大部隊去哪他肯定是會跟著的。
劉潛和許東浩都沒多說什麼,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嘛。
從新座標來看,距離不算太遠,不到2小時的車程。
從方位來看應該是處於沙漠的邊緣地帶或者是草原地帶了,只要不是沙漠腹地,總體上危險性就會更小一些。
一個小時的車程中,沿途基本上要麼是沙漠,要麼就是戈壁灘,在感慨漠北地廣人稀的同時,不免想到它們的生態環境也是令人堪憂。
在路上,他們順便也在車上解決溫飽問題。
為了緩解車程中的沉悶氣氛,葉姝玲主動挑起話題:“據說,影響我國北方的沙塵暴通常是起源於漠北,之前我還沒有什麼概念,現在看起來應該是千真萬確。”
“是啊,漠北的荒漠化簡直重新整理了我的認知。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自然原因,我來之前還簡單地做了一下功課。”
“漠北全國平均降水量大概只有200多毫米,而且就這樣相對低的降水分佈還極不均勻,南北差距能達十多倍。另外,大約90的降水又被蒸發返回到大氣中,只剩下大概10。”
“關鍵這10的降水還將大部分流出這個國家,不能作為水資源補充,因為漠北是內陸國且地勢較高。”劉潛接話道。
接著他又繼續說道:“當然還有人為因素,比漠北的兩大支柱產業就是採礦和畜牧。牧民們盲目追求高產量,畜群規模無序擴張,過度放牧一旦超過了環境承載力,荒漠化也就在所難免了。”
“採礦也是一大汙染環境的原因,不僅破壞生態,還汙染水源。又是過度放牧,又是瘋狂採礦,這樣繼續下去,這個國家的藍天白雲也將慢慢地消失,真是可惜了。”葉姝玲接話說。
他們在車上聊著的時候,路上也經過了一些採礦場,有的整個礦場都是黑乎乎的,車上裝的礦石也是大塊大塊烏黑髮亮的,外觀上很像煤礦。
而有些礦場挖出來的礦石則是黃色、綠色的,還有藍色的,很有可能就是銅礦之類的了。
說起煤礦,不得不說牧民取暖的問題。
蒙古包是沒有供暖設施的,牧民只能自行購買煤炭取暖。
隨著座標距離的接近,車窗外的地貌也慢慢地由沙漠變成了戈壁,再變成了草原,地形起伏也更大了起來。
經過草原時,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家正準備轉場的牧民。
每年的春夏之際,隨著天氣轉暖,草場逐步返青,不少牧民會趕著牛羊等牲畜長途跋涉,從冬季牧場前往萌發新綠的春季草場,伴著牛羊的叫聲、牧民的吆喝聲,通往春季牧場的路上,形成了一道壯觀的風景線。
看著熟悉的場景,吉達自然而然心生親切,於是搖下車窗跟主人攀談了幾句,順帶打聽一下前方的路況。
當吉達說出要去的目的地之後,牧民瞬間緊張了起來,連忙告誡說:“那邊是死亡谷,千萬不能去,只要進去了就出不來了。”
“死亡谷?難不成有猛獸還是什麼危險?”吉達不解地問。
一般在草原生活的牧民的認知裡,可能最大的危險應該是熊、狼等猛獸。
不過,沙漠中出現的死亡蠕蟲倒是重新整理了他的認知,但他不認為死亡蠕蟲到處都有,肯定是活動在特定區域,不然它就不會只存在傳說裡。
“裡面具體有什麼危險沒人知道,我們只知道只要進了死亡谷的,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最後都成了一堆白骨。”牧民神情嚴肅地說。
見吉達似乎還有些不信,牧民繼續說:“前幾年,我們當地有1個牧民的十幾頭牛因為沒有看管住,跑進去吃裡面茂盛的牧草,十幾頭牛的價值可不低,雖說死亡谷邪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