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腦洞很大(第1/2 頁)
萬幸的是,他們之前的位置剛好也沒有在雪崩的相同方向,不過,如果不及時離開的話,還是會受到波及。
在他們竭力奔跑之下,終於在被冰雪覆蓋前逃到了山脊的位置。
“好險啊,差點就要玩完了。”王凌扶著膝蓋,喘著粗氣說道。
回頭望去,他們剛才所處的位置已經被冰雪給淹沒了。
“大家快看,對面那幾座山也發生雪崩了。”貝利婭放眼一望,驚訝地說道。
“這手雷的威力也太大了吧,都能趕上tnt了。”王凌看著幾座同時發生雪崩的山峰說道。
許東浩卻不以為然,分析說:“不管是什麼品牌、什麼種類的手雷,都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威力,應該主要還是因為這裡的地形緣故,放大了手雷爆炸聲形成的振動效果。”
“我記得聲樂裡面有個叫共鳴的說法,大意是指聲場中的某振動體受到與本振動體固有頻率相等或接近的聲波感應時,振幅急劇增大、同時振動發聲的一種現象。”
“共鳴現象發生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就會產生共鳴腔的效果,人體內也有這樣的空間,比如口腔、鼻腔、咽腔和胸腔。簡單來說,就好比相對封閉的毛坯房之類的空間,他們能夠讓聲波在傳播的時候疊加、交織,得到放大的效果,所以在毛坯房裡說話或者喊人遠比在菜市場省力。”
“這裡的山谷有點類似於半封閉的空間,應該也會產生共鳴腔效應。”劉燕青侃侃而談,思維和邏輯都非常清晰。
這種解釋既有科學原理,又有通俗易懂的例子,讓人一聽就能理解。
當大家都在關注遠處雪崩的“盛況”時,海日古的注意力始終聚焦在半山腰的位置,其臉上看不出明顯的表情,也不知道此刻的他究竟在想什麼。
片刻之後,周圍幾座山峰的雪崩終於停了下來,整片天地也逐漸安靜下來。
雪崩導致一些原先被冰雪覆蓋的山體露出了“本來面目”,他們所在的山峰半山腰上的大片岩壁也顯露了出來。
海日古一動不動地朝著剛露出的巖壁方向看,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劉潛也順著海日古的目光方向認真觀察了一番,因為距離不算遠,所以能夠比較清晰地看到巖壁的情況。
為了更加看清楚細節,他還專門用起了望遠鏡。
乍看之下,岩石表面看起來都挺自然,看不出有人工雕琢或者開鑿的痕跡。
如果墓道口真是在那裡,按理說總會有一些人工痕跡。
“老爺子,您是不是懷疑墓道口就在露出的巖壁那?”見海日古總往上面看,王凌也忍不住好奇地問。
海日古沒有非常肯定的回答,只是簡單地說出了心中的想法:“其他地方都被冰雪給遮住了,只有那一片露出來了,所以只能先觀察觀察露出的巖壁了。”
王凌想想這個說法的確沒毛病,但是想想又好像不太對勁:“不過如果墓道口真的在那片懸空的巖壁,那麼問題來了,修建帝王陵墓肯定需要用到大量能工巧匠,那麼當時修建陵墓的這些人是怎麼進出的呢?每天在懸崖峭壁上爬來爬去既麻煩,又浪費工時啊。”
劉潛笑了笑,不由批評起王凌來:“你啊你,前面我們說什麼來著?不是說他們有可能修建了棧道嗎?有了棧道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人家在懸崖上連寺廟都能修建,在懸崖上鑿洞總應該做得到吧?”
王凌輕拍了下自己的頭,懊惱地說:“哎呀,我這豬腦袋,看來是被剛才的雪崩嚇傻了,導致腦袋也短路了。”
剛才他這麼一說丟人丟大了,他乾脆不吱聲了。
仔細觀察了一會兒之後,劉潛發現那一大片露出的巖壁中有一塊較小的區域看起來跟周圍巖壁有一點不一樣。
粗略估計,那塊區域大概有20多平米,即使不借助望遠鏡也看得清楚。
“老爺子,那裡有一塊區域看起來比周圍更平滑,而且有偏內凹的跡象,有沒有可能是人為造成的呢?”劉潛湊近海日古,謙虛地問道。
海日古深知劉潛這個年輕人跟一般人不一樣,特別有一種似乎跟他的年紀不相匹配的見識和閱歷,讓人有一種少年老成的感覺。
只要是劉潛提出的見解,基本上都是有根據的,或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會是未過腦子的瞎說。
因此,海日古也非常專注地看向那塊區域。
不過,看了好一會兒也沒發現有人為的蛛絲馬跡,無非就是外立面的形狀有些不一樣而已。
海日古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