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臉鷹(第1/2 頁)
那豈不是成了彈簧,人一少又會被彈上來?
難道是像開鎖一樣插鑰匙到哪個位置,或者是擰動哪裡的機關,然後石板往下沉?
估計這個想法是最現實,也符合常理。
那這個關鍵的位置會在哪裡呢?
如果是在圓外的話,想要下去,必須的留下一人操作機關才行。
只有設定在圓內,才能像坐電梯一樣在裡面操作就行。
想定此關節,劉潛又招呼大家把圓內把泥土刨開來。
十來分鐘後,一個平整的大圓面出現在他們腳下,還真就像一個大蓋子。
這麼大一個蓋子嵌入地面中,如果真是古人沒有任何工程裝置情況造的話,這個製造工藝該是多麼的厲害。
“咦?這裡有個銅錢的圖案。”孫婕英蹲了下來,輕輕地抹掉圖案上的泥土,圖案的凹凸形狀也顯現出來了。
劉潛喜上眉梢,三步並作兩步跨了過去。
他盯著圖案看了良久,總感覺這個圖案在哪裡見過。
對了,在《天機金鑑》中有這種圖案。
《天機金鑑》這本書,是從小陪伴劉潛的一本線裝本舊書。因為內容繁雜,他一直把它當做是一本雜書看待。
從劉潛記事起,這本書就一直在家裡珍藏著,裝在一個精美的長方形漆奩盒裡。
盒子只有一層,而且裡面就只有這本書。
長方形漆奩盒上面還刻著一個類似銀針的圖案,無任何文字說明,顯眼而且突兀。
讓人驚奇的是,《天機金鑑》的書寫方式居然是從右往左的老式書寫方式,書籍內容也令人歎為觀止。
它裡面記載的內容包羅永珍,既包含現實,又囊括虛幻,包含了歷史、神話、天文、地理、民俗、醫藥、風水、玄學等內容。
每次讀《天機金鑑》,劉潛都覺得是一種精神享受,時常沉迷於書中營造的奇妙世界,感嘆作者偉大的想象力和智慧。
自從接觸了《天機金鑑》之後,差不多從那時起就開始點燃了他對這個世界奇妙的想象。
雖然書中描繪的動植物和各種見聞,他幾乎沒怎麼見過,但是卻讓他多了一層想象,以及渴求探秘的心理。
以前,只要時間和金錢允許的情況下,他都會出去走走,去自己不曾到過的地方,領略不同地域的風光,還有順便檢驗一下書中所言是否都是胡編亂造。
這個圖案其實是一個機關,放在以前經常充當門禁的作用,要開啟的它必須按照後天八卦的方位特點來轉動。
劉潛雙腳跨在了圖案兩邊,然後蹲下,手上緊握凸出的方塊,按照一定順序,45度角轉動一下,一轉一頓。
邊轉邊念口訣:
“帝出乎震,正東。
齊乎巽,東南。
相見乎離,正南。
致役乎坤,西南。
說言乎兌,正西。
戰乎乾,西北。
勞乎坎,正北
成言乎艮,東北。”
每轉一下,都能感覺到腳底下傳來的機關傳動而發出的轟隆聲。
當轉到第八下時,明顯感到腳下圓形石板晃動了兩下,緊接著緩緩下降,猶如演唱會結束時,明星們在鎂光燈照射下從升降臺緩緩地往下退幕。
然而,他們並沒有明星落幕時那種享受著被崇拜的感覺,倒是有點像少女在月下等待情郎幽會時那種既期待而又惶恐。
怕他不來,又怕他亂來。
他們3個人手裡拿著工兵鏟,許東浩則拿著他自制竹弓箭,背對背警惕著四周,生怕突然來個萬箭穿心什麼的。
機關傳動的“嘀嗒、嘀嗒”的聲音一直縈繞在他們周圍。
他們一直在緩緩下降著,從來都沒感覺時間是過得如此之慢。
越到下面越是陰暗,他們都不約而同把強光手電拿在了手上,隨著“咚”的一聲,到底了,大家懸著的心才稍微平靜了些。
劉潛用強光手電往前一照,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大一座地宮啊!堪比地面上的大型廣場。
他嗅了嗅鼻子,空氣中充斥著一股黴味,但是呼吸還是正常的。
確認不會憋死在洞裡之後,他率先弓著步子,一步一步從石板上走到了地面上。
在陌生的環境,大家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來,不敢亂說話。
劉潛轉身向身後3人招手示意沒問題可以下來,卻看到嘴裡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