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1/2 頁)
</dt>
&esp;&esp;“……我也知曉,只是父皇。”毅王面色為難。
&esp;&esp;父皇的決議,恐怕除了母后,旁人壓根阻止不了。
&esp;&esp;“你們堵在門口乾什麼?”長公主從馬車上緩緩走下來。
&esp;&esp;昭□□王連忙打招呼。
&esp;&esp;昭王又說了一遍剛才的說辭。
&esp;&esp;長公主聞言,鳳眸微橫,“霍鉉,你現在心裡除了你的岳父,還有父皇,還有天下嗎?”
&esp;&esp;此次科舉暴露出來的問題,並不在於幾個南方舉子的委屈,而是南北的平衡。
&esp;&esp;“二姐為何這樣說。”昭王笑容微滯,有些勉強問道。
&esp;&esp;“昭王聰穎,自然知曉本宮的用意。”長公主給毅王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跟上。
&esp;&esp;毅王見狀,對昭王頷了頷首,然後跟上長公主。
&esp;&esp;昭王看著他們的背景,臉色微沉,深吸一口氣,大步往太極殿的方向過去。
&esp;&esp;……
&esp;&esp;霍瑾瑜當然也被抓了壯丁。
&esp;&esp;毅王看到她,就要俯身將人抱起,被霍瑾瑜拒絕了:“大哥,我已經是大孩子了。”
&esp;&esp;這幾年老天爺總算大方了,她的身高已經能追上同齡人了。
&esp;&esp;“再大還是最小。”毅王用力摸了摸她的頭。
&esp;&esp;霍瑾瑜仰頭隨口問道:“大哥,我那小侄孫你帶來幾個?”
&esp;&esp;她想擺長輩的架子,聽他們喊自己“小叔公”。
&esp;&esp;毅王目前有三個孫子、兩個孫女,因為孩子小,加上他的封地偏僻,孩子壓根沒帶來應天過。
&esp;&esp;等到遷到燕都後,距離就近了,應該就容易一些。
&esp;&esp;毅王笑了笑,“鳳兒跟著過來了,他還給你帶了一匹小棗紅馬,看你喜不喜歡。”
&esp;&esp;“我喜歡。”霍瑾瑜忍笑道。
&esp;&esp;所謂“鳳兒”是毅王的大孫子霍雛鳳。
&esp;&esp;“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雛鳳就是指有才幹的年輕子弟。
&esp;&esp;“咳!”景元帝見他們倆越談越上頭了,輕咳一聲。
&esp;&esp;聽到動靜,毅王和霍瑾瑜連忙擺正臉色。
&esp;&esp;景元帝見殿內的人齊了,問道:“科舉舞弊的事,朕十分憤怒,打算將牽連的所有人等都處置了,你們覺得如何?”
&esp;&esp;昭王倒吸一口氣,懇求道:“父皇,此事就不能再議嗎?”
&esp;&esp;康王:“謹遵父皇旨意。”
&esp;&esp;毅王面色有些猶豫,“父皇,那群南方舉子也要處置嗎?”
&esp;&esp;景元帝點頭。
&esp;&esp;宣王平靜道:“父皇做主就好。”
&esp;&esp;長公主:“兒臣覺得為了安北方舉子的心,再次取士時,可以著重增加北方舉子的名額。”
&esp;&esp;景元帝欣慰地點了點頭。
&esp;&esp;燕都的建設馬上就要完成,他雖然是南方人,但是都城定在北方,等到此事過後,再全部錄取北方學子,更能安北方民眾的心。
&esp;&esp;昭王面色有些難看,“父皇,此事是不是太過矯枉過正了?”
&esp;&esp;景元帝見狀,冰冷地挑了挑眉,“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則無法矯枉。”
&esp;&esp;“……兒臣多謝父皇解惑。”昭王袖子中的手默默攥緊了。
&esp;&esp;“等一下!”霍瑾瑜有些尖細的聲音打破了殿中沉悶的氛圍。
&esp;&esp;眾人下意識看向她。
&esp;&esp;景元帝頓時揚眉,“差點將你忘了!”
&esp;&esp;霍瑾瑜舉起一隻手,“敢問父皇,你打算怎麼處置,可否和兒臣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