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1/2 頁)
</dt>
&esp;&esp;俗話說,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一般時候,任何一個朝代的興衰更替,雖然對於門閥士族也有或大或小的影響,但是大多無法動搖氣根基。
&esp;&esp;門閥還是那個門閥,等到新朝代建立以後,他們又能憑藉自己的傳承、資源和影響力迅速站穩腳跟。
&esp;&esp;景元帝噁心忌憚這些人,這些士族門閥自視高貴,高高在上,視萬物如螻蟻,入場最晚,還想著摟席,他留些殘羹冷炙,已經是他這個做皇帝的仁慈了,要不然,早在他們中一些人首鼠兩端時,就將他們處理了。
&esp;&esp;他們不是講究尊禮重教,光宗耀祖嗎?他給他們這個機會,幫助國家開疆擴土,教化蠻夷,這些功績足以載入族譜了。
&esp;&esp;霍瑾瑜覺得景元帝之所以擴充這麼多疆土,多半是樸實的老農民心裡作祟,疆土大了頂多就是累點,但是將地盤小了,總覺得不踏實。
&esp;&esp;說起崔慧妃,霍瑾瑜有些好奇她的身份,看對方的氣質,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esp;&esp;長公主淡淡道:“崔慧妃的父親是前朝御史,因為惹怒皇帝,舉族流放,後來被父皇所救,崔慧妃就跟著父皇了。”
&esp;&esp;當時她也曾為母后不值,反而是母后開解了她。
&esp;&esp;“原來是英雄救美啊!”霍瑾瑜嘖嘖稱奇。
&esp;&esp;長公主聞言神情有些意味深長。
&esp;&esp;英雄救美?
&esp;&esp;也許吧。
&esp;&esp;事情已經過去許多年,崔氏也成了慧妃,平日安分守己,在追究往事也是徒勞。
&esp;&esp;當年父皇起事後,雖然身份不起眼,但是因為隊伍作風嚴謹,不似其他起義軍目無軍紀,燒燒劫掠,名聲很快就傳出去了,引得不少人前來投奔。
&esp;&esp;父皇納了崔慧妃,其中還有不少崔御史的緣由,當然可能還夾雜著一些對崔慧妃的喜歡,母后能忍下她,也是因為崔御史能幫到父皇。
&esp;&esp;……
&esp;&esp;崔慧妃所居的住所在太極殿的西邊,地方比較偏僻,宮殿也不算奢華,若是有什麼可供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院中種了一片蒼翠的竹子,在炎炎夏日,讓人看著格外舒暢。
&esp;&esp;之前因為後宮就崔慧妃和鄧皇后兩名娘娘,崔慧妃又住在太極殿的西邊,是故一些人為了討好她,稱呼崔慧妃為西宮娘娘。
&esp;&esp;崔慧妃聽到後,向來對人寬宥的她發了火,嚴厲斥責並且責罰了相關人員,從那以後宮中就沒人稱呼她為西宮娘娘了,甚至本人變得越發深居簡出。
&esp;&esp;此時一陣涼風吹過,被陽光畫在廊亭上的竹影微微晃動,守在門口的宮人不僅長舒一口氣。
&esp;&esp;殿內,崔慧妃招呼昭王妃坐下,宮人小心地奉上茶。
&esp;&esp;崔慧妃素手端起涼茶,麗眸不動聲色地看著下方的昭王妃。
&esp;&esp;昭王妃神色恭謹,若是有宮人抬頭,會發現兩人的舉止仿若照鏡子一般。
&esp;&esp;昭王妃身材高挑,長相秀麗,比起外貌,她的氣質在景元帝的兒媳婦中比較獨樹一幟,當然若是比干練、比武藝、比接地氣,她連前三都進不了。
&esp;&esp;崔慧妃微微勾起唇角,聲音關切:“本宮聽說你近日身體不適,是否喊了大夫,你們雖然現下年輕,也不能硬撐著,若是沒有,不如宣御醫給你看看?”
&esp;&esp;昭王妃聞言,下顎微抬,面上多了一絲紅暈,帶著兩分不好意思道:“讓母妃擔憂了,是兒媳的不是,王爺聽聞妾身不舒服,當即就喊了大夫,發現……妾身有了三個月的身孕。”
&esp;&esp;“……當真?”崔慧妃眼睛微微睜大,嘴角的笑愈發深了,高興道:“這可是喜事。”
&esp;&esp;昭王妃也點了點頭。
&esp;&esp;接下來崔慧妃叮囑了許多孕婦孕期的注意事項,昭王妃仔細聽著,同時心裡帶著幾絲喜意,覺得和崔慧妃的距離又拉進了不少。
&esp;&esp;身為即墨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