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1/2 頁)
</dt>
&esp;&esp;可以個屁!
&esp;&esp;霍永安鼓著腮幫,生氣地看著他。
&esp;&esp;宋致見少年怕了,得意地撐開扇子,指揮他將剩餘竹籃裡的鮮花給撒光。
&esp;&esp;霍永安兩手扣著籃子,看了看下方快要過去的進士隊伍,側身又看了看宋致,忽而狡猾一下,如同潑水一般,將籃子裡的花兒全部扣到宋致身上,“今日是老師的登科之日,師祖也不能少了鮮花。”
&esp;&esp;宋致:……
&esp;&esp;霍永安將東西扣完以後,將籃子一扔,一溜煙跑了。
&esp;&esp;等到宋致回過神,人早就沒了。
&esp;&esp;……
&esp;&esp;午時三刻,洛平川等人拎著今科進士門從側門入宮,參加瓊林宴。
&esp;&esp;在場的都是朝廷上的大佬,六部尚書、侍郎、大理寺卿、虢國公、蔡國公、各部侍郎……
&esp;&esp;宋致坐在角落裡,看著進士們在各公卿施禮問號,看的樂呵。
&esp;&esp;按照慣例,霍瑾瑜並不會參加瓊林宴,不過對新科進士們的賞賜卻不能少。
&esp;&esp;霍瑾瑜等到洪公公從瓊林宴歸來後,隨口問了兩句,聽聞宴會還算平和,並無人鬧事,鬆了一口氣。
&esp;&esp;自此春闈就結束了,她也能分出注意力放在其他事上。
&esp;&esp;韃靼最近又集結了兩萬騎兵南下,快要到大寧衛了,似乎有意針對陳飛昊。
&esp;&esp;之前陳飛昊那邊已經牽制住了韃靼不少兵力,這兩萬騎兵一下去,會對他產生不小的壓力。
&esp;&esp;不過據邊陲探子來報,這兩萬騎兵已經是阿克丹最後的籌碼,其明顯將韃靼的未來堵在了這兩萬騎兵身上,贏了,就是他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輸了,就是壓死韃靼的最後一塊石頭。
&esp;&esp;霍瑾瑜思索片刻,傳令道:“傳召,命隴西候為鎮北大將軍,率領六萬將士支援楚王,此次朕徹底要讓阿克丹有來無回。”
&esp;&esp;韓植道:“奴才領旨!”
&esp;&esp;……
&esp;&esp;五月,鎮北大將軍出發,帶領六萬大軍在興和整頓人馬,然後正式出兵,大軍日夜賓士,連路上的小股遊勇散兵都沒收拾,在七日後到達大寧衛,直接截斷了韃靼的後路。
&esp;&esp;韃靼騎兵雖然說起來只有兩萬,但是草原部落的騎兵和中原騎兵有很大的不同。
&esp;&esp;韃靼和瓦刺部落的騎兵他們在戰場上戰馬的數量要高於軍隊的數量,往往一個騎兵最少要配備三匹戰馬。
&esp;&esp;說起來都讓陳飛昊他們眼紅啊!在他們那裡,戰馬可是比士兵還要矜貴的東西,在韃靼、瓦刺那邊,許多戰馬就是一次性消耗品,真是人比人,簡直氣死人。
&esp;&esp;所以說起來兩萬騎兵,其實將近八萬戰馬屯兵於此,規模可想而知,要對付這種規模的騎兵,要麼用大炮、騎兵對轟,要麼就是用數倍於他的人來填。
&esp;&esp;此次隴西候帶來的支援部隊不僅騎兵,還有三個火銃營,兩個大炮營,步兵營等多兵種。
&esp;&esp;六月,邊陲傳來訊息,經過半月的苦戰,終於將大寧衛外的兩萬騎兵全部拿下,韃靼新王阿克丹給帶領殘部逃入了草原,疑似有瓦刺部落接應。
&esp;&esp;霍瑾瑜看了看手中剛遞上來兩天的瓦刺求和依附國書,挑了挑眉,命令大軍繼續清掃韃靼殘餘士兵,同時命令遠山侯、毅王整頓兵力,準備對瓦刺的作戰部署。
&esp;&esp;既然現在糧草充足,士兵足夠,那就一次解決,不將草原那片地收回來誓不罷休。
&esp;&esp;同時霍瑾瑜讓工部成立了一個火器研究所,用來研究火銃、大炮的,此後戰場上用到火器的機會很多。
&esp;&esp;……
&esp;&esp;而在翰林院待了三個多月的謝少虞、徐於菟、洛平川也得到新的活計,轉入內閣,成了內閣學士,給霍瑾瑜當顧問助理,幫忙處理雜事。
&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