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1/2 頁)
</dt>
&esp;&esp;若是老天爺讓韃靼存下來,他們也沒辦法。
&esp;&esp;虢國公哪能看不出這些同僚的心思,搖了搖頭,“你們覺得陛下也是容易能哄的人嗎?這事大家都當沒發生過,你們經常提起,陛下可能之前已經忘了,被你們一直提醒,就起了心思。”
&esp;&esp;眾人一聽,默默用袖子遮了遮嘴。
&esp;&esp;……
&esp;&esp;朝堂上關於陛下想要“御駕親征”的言論也傳到了顧問處,內閣學士在休息之餘也在討論這事。
&esp;&esp;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謝少虞、洛平川、徐於菟算是融入了新環境,和其他學士相處也算融洽。
&esp;&esp;謝少虞這些日子算是對顧問處有不少了解,他總算知道為什麼翰林院閒的快能長草了,顧問處的許多活其實翰林院也能幹,就是速度有些慢,若是掌握了顧問處的方法,就算速度追不上,也能分擔一些壓力,不過少年帝王似乎沒這個想法,將事情大多吩咐給了顧問處,一些需要耗費時間的事務則是讓顧問處交接給翰林院。
&esp;&esp;午間休息時間,內閣學士們說起早朝的事情。
&esp;&esp;他們算是這兩年中與陛下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對於陛下的一些習慣和心思還是猜出一點的。
&esp;&esp;“您覺得陛下的御駕親征,是說說,還是……”說話是應陽羽,他算是老人了,早在先皇時期,就被選入內閣當顧問,先皇駕崩前,內閣顧問已經是名存實亡,先皇不怎麼用他們了,原以為到了陛下這裡,大家都要解散了,誰知道大家忙的腳不沾地。
&esp;&esp;現在出門和之前的同僚應酬,都有些聽不懂他們的聊天了,當然他們也跟不上自己的節奏了。
&esp;&esp;大家知道他的意思。
&esp;&esp;米開城眉間微鎖,“陛下的心思,我等不好說,不過在下覺得陛下應該不會冒險。”
&esp;&esp;郎鴻暉搖頭道:“陛下行事不會太過突然,若是有此心思,我等肯定第一個察覺,咱們最近接的活,有關於這個嗎?”
&esp;&esp;御駕親征說著痛快,帝王出征,所要做的準備繁如牛毛。
&esp;&esp;眾人搖頭。
&esp;&esp;洛平川此時溫聲道:“我倒覺得,陛下既然說出了這話,之後多半會實現的。”
&esp;&esp;他此話一出,現場一靜。
&esp;&esp;徐於菟面上笑容微斂,眸光肅然,“洛兄這話也有可能,我等身為陛下的臣子,要做的就是在陛下有此想法之前,將陛下勸下。”
&esp;&esp;陛下並沒有習過武,也不通騎射,御駕親征這事風險太大。
&esp;&esp;謝少虞點點頭,“不過徐兄也不必擔心,就算陛下願意,毅王、長公主他們也不會允許的。”
&esp;&esp;徐於菟一聽,確實如此。
&esp;&esp;……
&esp;&esp;霍瑾瑜不知道誰給長公主、毅王他們告了密,“御駕親征”的話傳到了長公主、毅王他們耳朵裡,才隔了三天,兩人的嘮叨信就飛過來了,如果不是長公主現在負責給毅王、陳飛昊他們運送糧草,恐怕會親自過來。
&esp;&esp;霍瑾瑜看著兩人整整兩千多字的“關懷”,嘆了一口氣,寫信回覆,將自己想法開誠佈公地寫了出來,她現在真的考慮去邊陲慰問將士。
&esp;&esp;雖然她信任毅王、長公主,但是身為帝王,她也要有自己的聲望,不能讓邊陲將士只知道守邊藩王將士、不知道她這個皇帝,雖然她不會打仗,但是也沒有拖後腿,盡力穩定後勤,不讓前線戰士冷到、餓到,等到戰事結束後,她還要發給將士發賞金補助。
&esp;&esp;……
&esp;&esp;八月底,景行行長上奏,說是之前去海外貿易的船隊已經回來,他們販賣的有色玻璃器皿供不應求,在當地就是價值千金,是瓷器的百倍,就是因為海上天氣變化莫測,其中一艘大船沉沒,另外三艘船的破壞也比較大,這一艘船的價值少則數萬兩銀子,多則二三十萬兩。
&esp;&esp;原先這一趟利潤怎麼也能翻個四五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