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1/2 頁)
</dt>
&esp;&esp;而且陛下和他說過,現有的戰船都達不到他的標準,他要的戰船要有鐵甲身軀,船身達到百丈,吃水五六丈才行,而現有的大船多在二十到三十丈,吃水才一丈,最多容納八百多人。
&esp;&esp;雖說他不曾見過這麼大的船,但是他相信陛下,這目標未來肯定會實現的。
&esp;&esp;徐於菟無視三大船商家族送過來的銀錢珠寶,而是拿出他與工部官吏一同設計的戰船設計稿,交由三大船商,給他們兩個月的時間,若是能造出來,大家就合作。
&esp;&esp;三大船商家族拿到設計圖紙後,恍然大悟,怪不得之前他們送去的模型,徐探花不滿意。
&esp;&esp;他們送去的模型,雖然考慮了朝廷的需要,但是結果還是民用船的加強版,而且還是不夠膽大,船隻有些小。
&esp;&esp;而徐探花他們的要求就三點。
&esp;&esp;機動性要高,防禦性要強,搭載火炮要多,還要成承受火炮發射時的後座力,有些船搭載了火炮後,一下子就廢了,發射火炮時,沒把敵人掀翻,自己先翻了。
&esp;&esp;畢竟在海上不比陸地,多數時候還是遠端攻擊,總不能讓人下海去戰鬥,真到了那個時候,大多是生死存亡的時候,到時候船若是足夠大、足夠堅硬,就是兩船相撞,也比單打獨鬥好。
&esp;&esp;機動性強,就算打不贏的時候,也能跑得贏。
&esp;&esp;俗話說,留的青山城,不怕沒柴燒。
&esp;&esp;與其花小錢造許多小船隻,不如造大船,小船在海里有什麼穩定,不用敵人出手,有時候一波海浪砸過來,人就沒了。
&esp;&esp;若是這樣的要求,兩廣地區能達到要求的船商很少,基本也就三大船商家族了。
&esp;&esp;就在三大船商家族一邊暗地裡互相使絆子,一邊造船的時候,徐於菟接到了霍瑾瑜的聖旨,讓他去潮州就慰問梁國公,讓梁國公悠著點,不要太過沖動,霍瑾瑜讓梁國公下兩廣是建立南海水師的,不是讓他去清理倭寇的。
&esp;&esp;霍瑾瑜擔心,這次若是不管,梁國公能帶著兵溜到東夷島附近。
&esp;&esp;徐於菟接到旨意後,讓手下留下繼續考察三大船廠,然後就去了潮州南海水師的營寨。
&esp;&esp;……
&esp;&esp;徐於菟到達潮州營寨那天,正好下著暴雨。
&esp;&esp;兇殘的暴雨伴隨著烈風,彷彿老天爺在宣洩著對世間的不滿,使勁抽打著萬物,仿若要將一切吞噬。
&esp;&esp;對於沿海民眾來說,這樣的雨還算平常,只要沒有颶風,下雨嘛!躲著點就行。
&esp;&esp;梁國公的心情不怎麼美,總覺得這場暴雨是在提前笑話他。
&esp;&esp;陛下之前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不要衝動,他就是出去給手下的將士找點歷練,既然出手了,也不能只打一半,做事要有始有終。
&esp;&esp;再說他收攏過來的這波人有一半是當地的船工、漁民,沒見過血計程車兵成不了真正的兵。
&esp;&esp;就是、動作有些大了。
&esp;&esp;陛下應該不會說他……吧。
&esp;&esp;就在梁國公站在營寨門口,望著傾盆大雨出神之際,徐於菟的馬車已經到了,車門開啟,雨水劈頭蓋臉地砸過來,即使兩把雨傘也遮不住,淋溼的眉眼越發凌厲,抬眸看到梁國公,徐於菟唇角揚起,推開身邊的傘,冒雨走到梁國公面前。
&esp;&esp;“微臣參見梁國公!”徐於菟拱手道。
&esp;&esp;“徐探花有禮了。”梁國公回禮。
&esp;&esp;他身後的屬下對於徐於菟這姿態有些拿不準。
&esp;&esp;難不成徐探花是來算賬的。
&esp;&esp;徐於菟:“聽聞梁國公打了勝仗,陛下特意嘉獎了國公大人,盛讚您老當益壯,有萬夫莫當志勇,並且命在下過來看望國公大人。”
&esp;&esp;梁國公聽得眼皮直跳,乾笑兩聲:“陛下過獎了。”
&esp;&esp;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