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1/2 頁)
</dt>
&esp;&esp;次日,天還未亮,沈昶青回府穿官袍,沈老夫人聽到兒子回府了,只搭了一件袍子,就被婆子抬到主院,她剛到主院,沈昶青乘坐馬車離開侯府進宮。
&esp;&esp;沈昶青跟隨大臣進入大殿,站到老位置上,左看看,右看看,扭頭往後瞧瞧,對著一位瞅了他一眼,和他對視,迅速扭頭的同僚微笑:“王大人,感謝您籌集了一大批糧草、冬衣送到邊關,今年戰士們能度過一個舒適的寒冬。”
&esp;&esp;沈昶青不提還好,一提,讓他想起他和二張大人共事籌集糧草、冬衣,下值一塊兒喝酒,喝酒倒是沒什麼,要命的是張老太爺剛死,他拉著二張大人尋歡作樂,在別人眼裡他倆走的特別近,揣測他早已知道張老太爺去世的事,知道還幫二張大人瞞著,認為他品行有問題,他冤死了。
&esp;&esp;想到他受到的冤屈,王大人面色異常難看,陰翳瞪沈昶青,都怪他多事,要不是他捐銀子,他能和二張大人共事嘛。
&esp;&esp;沈昶青回頭直視正前方,丟給王大人腦後勺,王大人氣的翻白眼,想拿張老太爺的事擠兌沈昶青,皇上來了,他跟隨大臣們參見皇上。
&esp;&esp;按照慣例先處理政事,最後處理張家三兄弟,張家三兄弟隱瞞其父死不報,治孝帝第一時間將三人以及十歲以上男丁打入大牢,根本沒有給三兄弟和王爺手下聯絡的機會,逼宮計劃剛起了一個頭,就被治孝帝掐死。
&esp;&esp;其他皇子外家被打得措手不及,不敢輕舉妄動,這倒給了治孝帝施行下一步計劃的時間。
&esp;&esp;治孝帝心腹搶在其他大臣沒反應過來之前,率先給張家三兄弟定罪:“張家三兄弟不忠不孝、貪慕權勢,臣以為革去三人官職,永不錄用,後代子孫不可參加科舉。”
&esp;&esp;一夜之間,張家那一派的官員被其他派瓜分,因此他們這派的官員沒有一個為他們說話,其他派的官員也不會為競爭對手說話,忠於皇上的官員更不會為他們說話。
&esp;&esp;皇上沒有受到任何阻撓宣判革去三張官職,永不錄用,兩代以內子孫不得參加科舉。
&esp;&esp;判決剛下來,又有人進言:
&esp;&esp;“皇上,張家三兄弟剛入獄,十一皇子病的不省人事,臣以為十一皇子不是被煞的,而是無法承受龍氣庇佑,才會多災多難,民間有個習俗,認乾親可以壓一壓福氣,保皇子無災無難成人。”
&esp;&esp;“最適合的人選是遠在封地的諸位王爺,王爺們身份尊貴,卻沒有皇上尊貴,是最適合壓福氣的人選。”
&esp;&esp;治孝帝皺眉深思好久:“朕十一個皇子中,好幾個每月病上三四回,朕日日擔憂他們長不大,兩位愛卿提議倒是解了朕的心病。”
&esp;&esp;“簡直胡鬧,皇上——”
&esp;&esp;“皇上,諸位王爺家的小世子也可以認您做乾親,將他們接到您身邊,可以提提他們的福氣。”
&esp;&esp;“皇上,萬萬不可,不可混淆血脈……”
&esp;&esp;“皇上,我兒子就得認您做義父,提一提他的福氣。”幾位大臣說的太對了,他兒子沒出生就多災多難,是他的福氣不夠,必須加上皇上的龍氣,才能鎮住厄運。
&esp;&esp;終於找到保住兒子的辦法,安國王爺也不要臉了,跪下來叩頭懇請皇上認他兒子做義子,一把鼻涕一把淚訴說自己以前沒有兒子,脊樑骨被皇室成員以及大臣們戳的有多痛,每天都躲在陰影處謀劃自殺,如果哪個大臣敢阻攔皇上認王妃肚子裡的兒子做義子,他抽掉腰帶吊死在他家府門上,詛咒他們斷子絕孫。
&esp;&esp;“你家王妃剛被診出有喜,肚子還沒起來呢,你怎麼就知道是兒子,說不準是女兒,連男女都不確定,冒然請皇上認做義子,你這是胡鬧,無理取鬧,皇上,大殿之上,豈能容安國王爺胡攪蠻纏。”徐閣老跪在安國王爺身邊,懇請皇上三思。
&esp;&esp;安國王爺如殺父仇人般瞪著徐閣老,若不是理智尚在,他絕對咬斷徐閣老的脖子。
&esp;&esp;“哦,徐愛卿,你和簫王走的挺近的,朕還以為你想讓簫王替大皇子壓壓福氣,難道不是嗎?”治孝帝十分不解,站起來,朝前走兩步,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