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1/2 頁)
</dt>
&esp;&esp;小孩子的聲音像貓叫一樣羸弱,聽得人心裡發酸。
&esp;&esp;逃荒的過程當中,姚家人每天吃的東西都是定量的,有些時候甚至是一天只能吃上一小塊硬邦邦的餅子。
&esp;&esp;就這,他們還不捨得一下子全部吃完。經常用嘴巴裹著小小一塊兒,艱難地往下嚥去。
&esp;&esp;大人還好,嗓子比較粗,兩歲的姚貝貝不一樣,他人長得小嗓子眼也小,每每嚥下去都抻長了脖子一臉痛苦,偏偏身邊又沒有水能夠幫忙。
&esp;&esp;吃不好又吃不飽,小孩兒火速消瘦下去,伶仃的脖子上掛著個碩大的腦袋,瞧著就可憐。
&esp;&esp;面對香味,大人們可以佯裝不在意,可以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但兩歲的小孩卻做不到。
&esp;&esp;相較於大吵大鬧的熊孩子,姚貝貝已經算乖巧懂事的了。
&esp;&esp;“貝貝乖,”遊明夏拿出對小孩還有寵物特有的語氣,哄道:“等遊叔叔給你拿好吃的。”烤架上的東西油大又辛辣,小朋友克化不了。遊明夏轉身進了旅行社當中,將電飯煲裡煨著的粥端了出來。
&esp;&esp;遊明夏廚藝不行,他是現在網上找的食譜,用現有食材熬了一鍋海鮮粥。
&esp;&esp;做法簡單,淘洗大米放進鍋內,煮開之後撒上一些切碎的蛤蜊肉,出鍋前又撒了一些小蔥花點綴。白瑩瑩的大米煮出了米花,米香四溢,上邊點綴的蔥花綠蔥蔥的,瞧著就讓人食慾大開。
&esp;&esp;伴隨著電飯煲蓋子的開啟,濃郁鮮香不住地往每一個人的鼻息當中湧去。
&esp;&esp;待瞧見電飯煲當中裝著的東西時,姚家眾人更是誠惶誠恐,“這這”
&esp;&esp;旱災沒有到來之前,姚家人居住的村落就缺水,他們那裡常見的農作物並不包括水稻,如果要買大米是需要去鎮子米行購買的。
&esp;&esp;姚家小孫子——姚貝貝剛出生的那段時間,姚大牛曾去鎮子上打聽過米價,他想要給小孫子買點米熬米油給對方吃。那小小的一把,就收了他整整二十文錢,而且那米當中還有很多雜質,聞著味道也似陳米。
&esp;&esp;品質好一些的,恐怕還要更貴。
&esp;&esp;如今鍋中的大米濃稠的煮開了花,濃郁的米香讓人不禁聯想到它的價格。
&esp;&esp;“使不得使不得。”姚大牛推拒道:“這太貴重了!”
&esp;&esp;旱災之後,米價更是翻倍上升,以往他們咬咬牙或許還能勉強買上一些陳米,現在就連陳米他們也高攀不起。
&esp;&esp;“你們已經付了伙食費。”遊明夏勸道。
&esp;&esp;一人三千五百塊,不僅包括遊玩的費用,整趟旅行的住宿、伙食、交通都是包括的。
&esp;&esp;再說,他端出來的大米其實並沒有眾人想象當中的那麼值錢。
&esp;&esp;遊明夏在商城當中購買的大米只需要八毛一斤,折算成對方位面的價格大概在一文錢左右。
&esp;&esp;“多少?”姚家人全部傻眼,姚大牛更是拍了拍自己的耳朵,以為自己產生了幻聽。
&esp;&esp;一文錢的大米?!
&esp;&esp;這就算是在世道最好的時候,也賣不到這麼低的價格?!
&esp;&esp;面對眾人的質疑,遊明夏撓了撓臉頰:“差不多是這個價錢。”
&esp;&esp;他解釋道:“物以稀為貴。”他們位面大米價格之所以降下來了,是因為有水稻雜交技術,先輩們的研究讓水稻的產量直線上升,真正意義做到了讓華國人吃飽飯。
&esp;&esp;“我們這裡高產田的畝產量可以達到一千五百斤以上,低產田的產量也能夠達到七八百斤。”
&esp;&esp;“所以相對來說,米價會便宜一些。”
&esp;&esp;“什麼?!”
&esp;&esp;“多少?!”
&esp;&esp;“一千多斤?!”場上幾人都顯得有些失態,他們雖然沒有種過水稻,但是也曾聽說過水稻的產量,好一些的時候能夠達到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