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1/2 頁)
</dt>
&esp;&esp;眼見著制酒的秘辛被對方三言兩語地說了出來,鄭富強整個人激動得不行,手舞足蹈地不知道要怎麼感謝遊明夏才好。
&esp;&esp;他心中暗道:該說不愧是仙人嗎?,隨便說上的一兩句話就能指點迷津。
&esp;&esp;同時胸懷也不是一般的廣闊,這麼重要的事情竟然隨口就告訴了自己。
&esp;&esp;難不成自己已經成為了仙人信任的人?所以對方才不避諱自己?
&esp;&esp;一想到這兒,鄭富強就感覺渾身的血液都往臉上湧去。
&esp;&esp;要不是對方不讓下跪,他恨不得拜上幾番來表達自己的敬重與感激。
&esp;&esp;“對了,”遊明夏及時出聲打斷了鄭富強的想象,他道:“昨天晚上答應你的,要幫你弟弟做出政績的事情,我已經擬好了章程。”
&esp;&esp;“您說您說!”鄭富強一臉願聞其詳的表情。
&esp;&esp;興化縣災情不嚴重,嚴重的是大量湧進的難民。能夠安置好難民避免人員的死傷,後期是會算在政績當中,對升官也是有所影響的。
&esp;&esp;安置難民,避免死傷。
&esp;&esp;首先最為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籌集足夠的糧食,糧食是百姓生活的根本,吃都吃不飽更別提接下來的發展了。
&esp;&esp;“您的意思是要籌糧?”鄭富強並不笨,他一下子就聽明白了遊明夏的打算,“籌糧確實很重要,只是”他搖了搖頭,嘆道:“遊導您有所不知。”因胞弟就是縣令的原因,鄭富強對籌糧這件事感觸頗深。
&esp;&esp;素日當中,鎮上的富戶很喜歡與官府的人套近乎,就是希望出了什麼事情能夠得到官府的庇佑,為此沒少往縣令的府邸送東西。
&esp;&esp;但他胞弟為人剛正,為官清廉,最是看不慣那些想來賄賂他的人。
&esp;&esp;一來一去,同鎮子上的某些商戶關係鬧得很僵硬。
&esp;&esp;如今想要對方捐糧捐錢,幾乎是難上加難。
&esp;&esp;鄭富強作為鎮上的富商,他願意起表率作用,不論是捐糧還是捐錢,他都不會手軟。
&esp;&esp;一方面他想要為自己積一個善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坐在那個位置上的官員是他同胞的弟弟,鄭富強不想自家弟弟為難,所以一定會盡自己所能的捐獻。
&esp;&esp;可鎮子上的其他富商卻不會有這方面的顧忌,縣令又怎麼樣?又不是他們的弟弟,他們才不會擔心縣令是否難做。
&esp;&esp;更別提縣令大人之前對他們的態度,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他們商戶地位是低沒錯,但泥人還有三分脾氣!
&esp;&esp;火燒眉毛了,才想到軟下態度求他們捐糧?!
&esp;&esp;哪有這種好事?!
&esp;&esp;他們也不怕官府施壓,畢竟沒有哪一條例律說,商戶必須要捐錢賑災。
&esp;&esp;只要官府的人一過去,他們就統一哭窮,一致表示自己沒錢沒糧!
&esp;&esp;為了這件事,自家弟弟幾乎跑斷了腿,只是效果仍舊不佳。
&esp;&esp;言罷,鄭富強重重地嘆了口氣,“也是了,非親非故,他們也只是個商戶,小弟又得罪過他們,想從他們手中籌到糧食難啊!”
&esp;&esp;平心而論,如果縣令不是自己弟弟的話,鄭富強自己恐怕也不會如此盡心盡力。
&esp;&esp;“平白無故讓他們捐糧,他們肯定不會願意,但我們可以稍微運作一下,給他們些甜頭。”遊明夏這幾日從姚大牛和鄭家人的口中,對寧朝有了大概的瞭解。
&esp;&esp;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esp;&esp;在他們所處的朝代,讀書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與之相對應的,商戶的地位極低,這也就導致了,大部分的商戶都想要得到讀書人的認同,以此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
&esp;&esp;他們資助貧困的學子,投錢開辦族學
&esp;&esp;皆是為了在讀書人口中贏得一個好的口碑,有了好的口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