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實在太深奧了(第2/2 頁)
”
傅清風聽到之後淡淡的說道,接著所有人都是對著寧採臣躬身行禮拍起馬屁。
“前輩果然高明。”
“不過那剩下的兩句詩又是什麼意思呢?”
“是三句啊!”
“什麼意思現在不重要了,你們愛怎麼想都可以。”
“就是說自己要有主見,別聽人家的話,對不對。”
“那前輩的話要不要聽呢?”
“前輩的話不但要聽還要不斷揣摩,將來開枝散葉,代代相傳。
我們出發了,告持”
“我們出發十里亭。”
說完之後一行人就直接出發前往十里亭,在傅清風路過寧採臣的時候卻被其叫住。
“清風姑娘,小倩的畫可以還我嗎?”
畫還給寧採臣之後,傅清風又再次轉過頭,詢問起寧採臣。
“好,你叫我小倩是暗示我用假名字對嗎”
“這麼兒戲嗎?光憑一首情詩就我猜測出這麼多東西,不過竟然全對了。 ”
宋朝時期,陽光灑落在大地上,映照出一片金黃之色,岳飛站在營帳前,眉頭微皺地看著知秋一葉等人。
這些人看似毫無章法地胡亂推測,卻令人驚訝地全都猜對了!這讓身經百戰、深知情報重要性的岳飛心中不禁湧起一絲無語。
要知道,在行軍打仗之中,準確無誤的情報乃是取勝之關鍵所在。
為此,他不知派出了多少精銳探子,歷經千辛萬苦去搜集各方訊息。
然而,眼前這群人僅憑憑空猜測,居然就能如此精準的猜測到真實的情報,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最令岳飛感到欽佩的,還得數他們強大的腦補能力,僅憑著一首詩,便能聯想出諸多情節和細節來。
尤其是當他們讀到詩中的第一句時,便已大致推斷出了整個事件的輪廓。
這種敏銳的洞察力和想象力,著實令人驚歎不已。
特別是傅清風最後的那句使用假名字,簡直堪稱神來之筆,這一巧妙的設計,不僅使得計劃更具隱蔽性,同時也增加了成功的機率。
此時,站在岳飛身旁的岳雲忍不住開口說道。
“父親,依我看,單靠那幾個人想要劫下囚犯恐怕並非易事啊。
何況此次所要劫持的,還是位位高權重之人!
怎麼可能就只知道經過的地點,就能夠成功劫出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