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雪原疑蹤(第2/4 頁)
擊擊穿護體,噴血倒地。臨死前發出怪笑:“哈哈哈哈……爾等愚鈍,終將無力阻我血冥大計……”笑聲淒厲。
與此同時,那團紅光在堂主一擊後仍不完全消散,像是某種凝聚的“血魂傀儡”,還在半空翻飛嘶鳴,對下方弟子發動侵蝕。堂主冷哼,運轉金丹後期真元,化刀勢為狂飆,劈出數道宛如閃電的青光,將紅光徹底斬碎,化作漫天血滴灑落在雪地裡,轉瞬蒸發。
,!
短短十數息間,又有幾名守衛弟子被這血魂衝擊所傷,所幸堂主出手及時,未造成更大死傷。營地內眾人見堂主如此雷霆,士氣稍穩,但看到十數具屍體也心痛不已。“又是一場夜襲……”陸青雨覺得既憤怒又悲嘆:敵人一直不肯堂堂正正交鋒,卻以這種偷襲消耗正道。
堂主看著地上黑麵具魔修屍體,低聲對副堂主吩咐:“刑堂帶人去搜看看能否從其遺物裡找到線索。此等人物已有金丹中期修為,也算敵方骨幹,但還是無力與我正面對陣,只做小規模殺戮。”
副堂主俯身翻了翻那屍體,不見明顯可識別身份的牌子或令符,只有一些零亂血符。陸青雨則掃視四周雪地,被鮮血染紅的痕跡讓人心中發堵:“若這只是對方不斷騷擾的一部分,北域會有更多犧牲。我們需儘快找到主巢。”
這場夜襲雖被迅速平息,卻使天風門大軍再度損耗。翌日清晨,堂主在營地召開緊急軍議,宣佈:“我們繼續北進!這等零星夜襲只能說明敵還潛伏冰洋更深。若對方逼我們耗盡於此處,他們就能逐一殲滅。我偏不遂其願。”
副堂主與刑堂金丹紛紛附和:“是。與其被動受襲,不如揮軍逼近極寒盡頭,看那魔修再往哪逃。”
堂主更強調:“至多再行日,如仍無主線索,我等便回返宗門,轉往東荒或等待更具把握的方向。此戰不可能久拖。”
眾人領命後立即收拾營地,啟動飛舟向北行十數里。路途中,不斷有零散魔修埋伏或騷擾,但都被刀王堂與刑堂小隊以雷霆手段擊退或擊殺。然而,大多數襲擊都只有築基或金丹初階,缺少真正的核心——這更加讓堂主心生疑竇,愈發篤定:蘇臨根本沒在北域。他部署的只是留守或者干擾性力量。
第三日傍晚,堂主帶隊終於到達傳說中的極寒絕境:前方無盡的冰洋被暴風雪覆蓋,大部分已是凍海與破碎冰山。若再往前,是北極盡頭,據說終年天昏雪暗,人跡罕至。
大軍停在一座冰山下,難以再架設大型營地,只好就地紮下臨時雪牆作為風障。刑堂長老站在高處,放眼環顧也只見雪山冰海,黑白蒼茫,沒有半點人煙。
陸青雨看得有些心驚,想起先前夜襲的女魔修曾爆言要“引堂主入絕地”。難不成就是這裡?若敵在這極寒之地設下更詭異殺局,也未必。
副堂主苦嘆:“此處比我們預期更寂寥,可見再往北幾乎不可能有大規模人類駐紮——除非魔修另有手段在地底建立血冥陣?”
堂主沉默半晌,眼中閃過一抹不甘:“我若再入地底查探,也不過徒勞。蘇臨多半不在這兒。看來北域之徵成效有限。我不想再讓弟子們浪費光陰與性命於此荒原。或許我們真該回返宗門,轉往東荒或與薛玄一等會合。”
陸青雨與副堂主對視,微微點頭。堂主此刻已明悟:北域只是敵人幌子,或者僅是分支防線。真正的主巢乃“血冥深殿”,極可能在東荒或別處。若再死守於此,風險與收益不匹配。
當晚,堂主在臨時雪牆營地宣佈:“明日整隊折返北域關口。歸程途中依舊清剿殘餘,回關後先修整數日,再把情報匯總宗門。若敵在東荒,必由薛玄一等來訊,我們可及時前往。”
大軍上下聞言雖略帶失落(未能斬獲蘇臨),但也鬆了口氣:北極區的環境實在太惡劣,再深入也難以久留。能將北域外圍及冰洋多處據點摧毀,已算不小功勳。
副堂主也表態:“若堂主決定迴轉,我等唯命是從。北域雖留餘孽,但大頭估計不在這裡。與其在此苦耗,不若歸宗伺機改道東荒,與薛玄一匯合。”陸青雨則跟著贊同,提出:“回去前還可留少量人手在關口長期巡邏,也足以防敵殘黨。”堂主點頭首肯。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夜臨近子時,營地再度發生騷動:巡邏弟子報稱,北面有神秘黑袍出現,於一處峭壁留下一幅星紋符號,然後當眾燃火離開,似乎故意挑釁。
堂主與陸青雨聞訊趕往峭壁察看,果見上面用血液刻寫著:“刀王堂不過爾爾,北域再無可尋。爾若執意窮追,何不去極寒冰洋以北,殿門自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