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驚刃亂影(第1/3 頁)
夜深沉,天風門主峰護山大陣外依舊瀰漫淡淡氤氳霧氣。自除冥盛會舉行以來,接連幾日雖並未再發生重大的正面對撞,卻始終有暗流在山內悄悄湧動:從後山夜闖的黑袍,到高空霎現的投影,都像魔宗在故意挑釁正道之堅固防禦。
而天風門一方,由堂主坐鎮,各派勢力與兩位元嬰長老皆維持高度戒備,生怕化星堂或血冥宗徒做最後瘋狂。儘管各方來賓已陸續準備離去,卻人人小心翼翼,不敢大意。正道聯軍的宏願剛剛立下,絕不容此時被敵偷襲擊破。
盛會至此第九日清晨,各派領隊與隨行弟子們陸續來向宗主和堂主辭行。他們攜帶“剿冥盟約”的副本,意欲回本派商量應對之策,待日後蘇臨再現或血冥深殿曝露,即可迅速支援天風門號召。
有人拱手恭敬:“堂主,若再見血冥之徒,我們會立刻飛符告知,絕不坐視。”
也有人向陸青雨、薛玄一等人打招呼:“刀矛威名傳遍四方,願來日再見合力破魔。”
刀矛一一送別,面帶感謝與警惕:此番聚盟算成半數成功,但究竟能否成正道大勢,還要看後續實戰。陸青雨與薛玄一暗思:若日後蘇臨真掀開血冥大陣,能否真正喚來這些宗門及時出手?
刑堂弟子則在山道出口仔細核查,各派隊伍無可疑多餘者混出,以防魔修暗線潛藏而帶走天風門情報。堂主親自下令:臨行前必須再三驗證身分,杜絕任何後患。大多賓客雖覺得繁瑣,卻也理解天風門的謹慎,未有明著抱怨。
當天午時,宗主與首席長老、堂主一起在山門廣場設下小型送別儀式。各派領隊紛紛道謝後,乘飛劍或飛舟離山。場面不算極其盛大,卻頗見正道聯誼之氛圍。
刀矛列於堂主身後護衛,保持警戒——堂主畢竟懷疑敵或在最後時刻突襲賓客,引發混亂。但直到送走最後一撥客人,山門外依舊無大動靜。
副堂主悄聲:“似乎敵人沒有在此挑起大亂?”堂主掃視遠方,眉頭微皺:“也許他們並無足夠力量當眾撼動這麼多門派。且暫時收斂罷。”言語間帶著一絲放下戒備的冷漠。
宗主對堂主微笑道:“盛會雖受驚擾,終算圓滿收場。各派共立盟約,日後若發現蘇臨或血冥蹤影,必可聯手禦敵。”堂主不置可否,只淡淡回禮:“但我心終未安。這只是開始。”
盛會既畢,各派離山,山門內賓客漸散。按常理說,天風門可恢復往常秩序,但副堂主、刑堂依舊不敢懈怠,將大量巡邏投入山內外。陸青雨、薛玄一也帶人不時在夜裡巡查山谷小徑。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夜深時,刑堂某巡隊在天風門側峰一處荒廢石巷中,發現三具弟子屍體——無外傷,卻魂魄被惡魔之力吸乾,血液呈暗紅色散落地面,隱約刻著血冥符文!此等殘酷手段十分醒目,像對正道的挑釁:“即便你們盛會,我仍暗殺你等弟子!”
刑堂長老聞訊大怒,當即聯絡刀矛與堂主再度嚴查。但現場僅見一地凌亂血痕,無兇手痕跡,像女魔修或其爪牙迅速得手後撤離,不留餘地。
堂主於案發地看見三名弟子空洞的眼神、乾枯的軀殼,一股冷酷殺氣直衝胸口。“真是欺人太甚!盛會剛結束,他們就殺我弟子挑釁?!”
陸青雨、薛玄一也目露寒光:盛會期間怕鬧大動靜,敵沒實施,但此刻時機一到,便暗下毒手。正道大軍再強,護山再嚴,卻仍難防死角。
當天夜裡,堂主與刑堂指派刀矛攜精銳十數人連夜追查蛛絲馬跡,順著巷口一些隱約腳印、殘餘血氣,一路往後山延伸。可走了半個時辰,仍僅見散亂線索,未見真兇。
薛玄一再度施展血碑感應,也只能探到一股極淡的邪煞殘息,隨後就被護山大陣掩蓋。他暗歎:“敵果然謹慎。”
陸青雨抽刀刺向地面,恨聲:“若再讓這群魔崽子潛伏,天風門顏面何存?!”
副堂主得知情況,建議再度對內門、外來修士做排查,但各派已大多離去,僅有少數在山門歇息。難道還有內應或散修尚在此?刑堂與刀矛忙了一整夜,卻未逮到新的可疑人物。正道一時間束手——敵暗我明在宗門內肆意奪命,真是奇恥大辱。
翌日清晨,堂主在刀王殿內沉思良久。回想此次盛會:
雖成功結成聯軍盟約,但在自家山門內依舊有化星堂餘黨殺人。
外來賓客已走大半,無法追問。
天風門氣氛變得緊繃陰沉,弟子們行走都倍感不安,擔心再遭暗殺。
兩位元嬰長老也表達憂慮:“蘇臨或魔宗肯定不甘看天風門順利辦此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