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當雲天明穿成林如海 > 第20章 弟弟們什麼的太討厭了

第20章 弟弟們什麼的太討厭了(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三國憑實力截胡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火影:開局帶著二柱子來到戰國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御賜監察使大齊之君上傳奇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隨著老族長的講述,雲天明對現任太上皇、前任建武帝有了極為“鮮活”的認知。

建武帝從他爹手中接過大宇朝時,正值王朝蒸蒸日上之際。性格強硬、文武雙全的他最喜一件事就是四海巡遊。每年建武帝幾乎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到處溜達,或是考察各地的吏治和民生,或是巡邊檢閱自己的軍隊(這個主要是檢視四王是否有異動)。總是出門在外,家裡必須有看家的,所以建武帝想早些立太子。

建武帝有六子,其中只有二皇子與六皇子為中宮所出。建武帝在兒子們的教育上也很強勢,雖然不如歷史上康熙帝“讓兒子們天不亮就上學,上午讀書下午練武,一篇文章要讀一百二十遍,一年只休息兩天”那般“磋磨”自家仔仔,卻也大差不差地開展了強勢教育:所有兒子滿8歲就進入宗學讀書,日講經筵安排上;每日學習時間為卯時(5點)到申時(15點),月休兩天,一直到十五歲。一通操作下來,8年時間就算是一頭豬也能對四書五經瞭然於胸了。所以諸皇子不說個個都是人傑,學富五車還是擔得起的。

建武帝三十二歲登基時,大皇子已經十三歲了,二皇子十二歲,其他皇子年歲尚小。按照大宇朝“中宮有所出則立嫡,中宮無子方考慮立賢立長”的規矩,二皇子當仁不讓。二皇子也確實相對更出色些。只是二皇子為人處事不像他爹,反而像他皇祖父太宗皇帝:謙恭有禮、仁義溫和。這讓奉行“慈不掌兵”的建武帝頗為不喜,覺得二皇子缺少殺伐果斷,恐不能成為一代雄主——建武帝有些舉棋不定。

但朝臣們卻力挺二皇子。太宗時代凡遇國朝大事君臣都是有商有量、合作愉快。到了建武朝,每遇大事必是“皇帝說了算、眾臣靠牆站”。武將還好說,畢竟軍隊裡就是令出一人,皇上一人說了算很正常嘛。凡遇大事他們都只有一句話:“還請皇上乾綱獨斷。”

但文臣們就不滿了:“啥都是你當皇上的說了算,我們這些文臣不成了提線木偶?那胸中的抱負咋個施展?”故多次上摺子表示不滿:“我們是來參政議政的,不是來做背景牆的。”

建武帝看到這些摺子一概留中不發,私下裡對他的心腹賈代善抱怨說:“朕給他們俸祿是叫他們去幹利國利民的實事,不是讓他們對朕指手劃腳、拖後腿的。還想做朕的主?想啥呢!”賈代善深以為然。

文臣們見皇上“屢勸不改”,雖氣憤卻無奈,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了儲君身上。見皇上對立二皇子為太子有些猶豫都急了,紛紛就“祖宗法度以及二皇子的品行心性學識能力……”都陳情個遍,言之鑿鑿地認定儲君之位非二皇子莫屬。

本來只是有些猶豫的建武帝震怒了:什麼意思?想用人多勢眾脅迫朕?一群死酸儒,這是膽肥了啊!朕偏不如你們的意。

當時的文華殿大學士張寧(賈赦之妻張氏的爺爺)是堅定的正統維護者,他也認定若立太子必得中宮嫡子,不過在文臣們吵成一團之時候他保持了沉默。此時一看事情不妙,私下找到建武帝進言:“皇上不想立二皇子,莫非想立大皇子?”建武帝把眼一瞪:“老傢伙兒你故意的吧?”

莫說大皇子魯莽有餘、機變不足,單憑他母妃出身東寧郡王府,不要說建武帝、就是朝臣也絕不會考慮他。張寧笑了:“既然如此,那陛下還猶豫什麼?不過是群臣上摺子讓陛下您不舒服罷了。拋開這一點,二皇子還有何讓陛下不滿之處?”面對忠心耿耿的三朝老臣,建武帝就把自己的擔憂說了。

張寧懇切道:“我朝現在四海昇平,國運正昌隆。邊疆又有四王把守,雖有撮爾小國覬覦我朝,無非纖芥之疾。何況陛下龍精虎猛正當時,文韜武略直追太祖,您要儲君殺伐果斷幹什麼?二皇子極類太宗,正好與陛下一張一馳,豈不是最合適的儲君嗎?何況太子年紀不大,待陛下好好調教、眾臣傾力輔佐,定能成為優秀的儲君,為陛下分憂。”

君臣二人促膝談到心之後,建武帝下定了決心:自己正當年,立了太子可以親自慢慢調教,實在不行等後面的兒子長大再看,不還有個“備胎”六皇子嗎?

建武帝三年,塵埃落定,十五歲的二皇子司徒光在滿朝文武全票透過之後被立為太子,搬到專門給太子居住的鐘粹宮,三師二少加詹事府一應官員也給配齊了。太子太師就是張寧。新科進士賈敬因朝考成績優異,被建武帝安排到瞻事府任正六品的少瞻事,瞻事則是林如海的爹——禮部郞中林方。

此後,建武帝每年出遊,太子就成了留守京城的監國人士。在眾臣輔佐下兢兢業業學習當朝理政,行事深得眾臣喜愛。深感治國之道博

目錄
快穿撩boss:反派大人走劇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