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二叔受傷(第1/2 頁)
兩年後,二叔娶親了。二嬸是二道白河下游的農家女,家裡孩子多日子過得艱難,聽聞二叔能出一頭鹿和五兩銀子做聘禮,且二叔是遠近聞名的獵手,二嬸孃家便找了媒人上門給小女兒說媒。二嬸漂亮又能幹,二叔一眼相中了。在兩間木屋邊上新蓋了兩間磚房,去鎮上淘換回不少傢俱,秋收一結束,二嬸就進了門。
在家吃不飽穿不暖的嬸子嫁給二叔簡直是掉到了福窩裡,吃穿不愁。因娶親把存下的錢都用得差不得了,結婚三天後二叔就帶著虎子進山了。年輕力壯,箭術高強,加上一把老鳥銃,新婚的二叔幹勁十足,每次進山回來除了自己揹著獵物,有時候甚至虎子都成了搬運工,身上綁著小動物衝在主人前頭往家裡跑。把獵物收拾好,逢集二叔就會帶著二嬸和小紅到鎮上去賣,得了銀錢全都交給嬸子存著。
感念二叔的體貼,嬸子也拿小紅當親閨女待。小紅常幫著二嬸做家務,裡裡外外都拿得起放得下,小模樣長得又秀氣,越發得二嬸的疼愛。三人去鎮上趕集,二嬸就把小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誰見了都當這是她親閨女。很快大堂弟、二堂弟陸續出生了。二嬸生大堂弟坐月子,八歲的小紅簡直就成了月嫂,做飯洗褯子,幹得利利索索。嬸子出了月子就催叔叔去鎮上買花布給小紅做新衣裳。兩個小堂弟打小就是小紅帶著的,直把小紅當親姐姐,沒事就跟著姐姐去林子裡摘野菜、採蘑菇。一家人除了住得偏僻冷清了些,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前朝時這大荒山腳下人煙稀少,隔上三五里地才能見到幾戶人家,哪怕是臨江縣這樣的大鎮子上住戶也不多。在原本的歷史線上,到了清朝這裡的人口不增反減,因為清廷立國後立即將長白山做為祖龍之地派兵把守,封山長達二百多年,所以直到清末才漸漸開始有關內難民大批遷移至此。可在這個時空,由於歷史拐了個彎,漢人建立的大宇朝不存在什麼祖龍之地一說,自太祖開始不斷地向關外移民,人口越來越多,十幾年過去了越發興盛。連帶著山珍野味動物皮毛的價值不斷上漲,小紅叔叔打的野物、採到的山珍和藥材也越發值錢,嬸子慢慢存下了幾十兩銀子。
眼見著孩子們長大,尤其是大堂弟大林已經六歲了。二嬸是從二道白河那邊嫁過來的,知道孩子到了年齡有條件的都送去私塾啟蒙,便與二叔商量:“咱倆都是睜眼瞎。要是家裡窮我啥也不想,可現在咱們手裡也攢了幾個銀子,怎麼著也得讓孩子們去認幾個字不是?再說紅兒也大了,看那眉眼將來定是個招人疼的,老在這山旮旯裡待著過兩年說媒都找不到合適人家。我尋思著咱們能不能搬出去,到我孃家那邊蓋個房子買幾畝田安定下來。空閒時間你再進山獵點兒啥,當家的你說行不行?”
二叔打小就在山裡轉,小紅他爹離開家鄉後,十來歲的二叔就跟著他爺爺進山學習打獵,自也沒讀過什麼書。但這不妨礙他對讀書習字的認知,便一口答應下了:“就是你不說,過幾年多存些銀子我也想搬出去的,不然孩子們在這山裡都耽誤了。既然你現在提了,咱家銀子要是差不多就依你。過一陣兒我再進一趟山,多轉悠幾日,爭取多弄些野物回來,拿到臨江去賣了,也能多買幾畝地。“
頭場小雪過後,二叔拿上鳥銃,背上弓箭,帶著二嬸做的一大包乾糧領著虎子進山了。二嬸在家和幾個孩子說要搬出山去,讓他們去私塾認字,兩個堂弟高興得什麼似的。一家子都沉浸在對新生活的嚮往之中。
五天後,有兩個獵戶打扮的人抬著粗樹枝做成的擔架叫開了二叔家的門。幾人出門一看,只見二叔混身是血躺在擔架上,全家人先是愣住了,然後便是大哭。來人急道,“賀家的,快別哭了,人在山上也不知昏了多久了,現在還有口氣,再耽擱下去就沒命了。還不快想法子找郞中?”
正在哭泣的二嬸聞言跪下給來人磕頭道:“多謝兩位好心的大哥。看來你們認識我當家的,你看我這一家子都是女人和小孩,附近半里地外才有人家,求求你們救人救到底,幫忙把人抬到鎮上的醫館裡。我給你們出銀子,行嗎?”
兩人看看這一家子人,確實要讓這娘四個把個傷患弄到十來裡外的鎮子上根本就不可能,點頭道,“我們是一里外金家的,也是打獵的,以前也與你家賀老二一起打過獵。行,我們送他過去。不過你們能不能先給我哥倆弄口水喝,再弄點吃的來?”“有,有,你們等著。”
小紅早已奔回屋內倒了兩碗熱水端出來,還加了一小勺家中沒捨得吃的紅糖。二嬸也急忙把剛出鍋的餅子都包上帶了出來遞給二人,又拿出一個小荷包,說:“二位大哥大仁大義,這點兒碎銀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