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真相(三)(第1/2 頁)
太后本就是重疾纏身,只因太子無下落強吊著一口氣兒想等太子回來。苦撐了月餘,一日清醒時偶聽宮人小聲議論“太子這麼長時間不見音訊,若他還在說明身份誰敢藏匿?除非他病的起不來或是已經不在了”云云,太后再也撐不下去,只叫了一聲:“光兒(太子名司徒光,前文有提到),光兒啊”就撒手人寰。
這下子宮中一片大亂,又開始辦起太后的喪儀。建武帝原本也聽到了宮中關於太子“可能已不在人世”的流言,心中鬱郁不安,又有太后崩逝他日日守靈舉喪,待太后的喪儀一結束,建武帝再次病倒。
這一次,建武帝居然露出下世的光景來。也是,賠進了四個兒子兩個孫子,又搭上老孃,饒是他心性再堅強也撐不下去了。
他臥病期間,五皇子六皇子日日輪流侍疾。偶爾清醒時,他深知太子一時半會兒是找不回來了,自己這模樣再不立儲一旦他不行了怕是朝堂會生大變故。他自認已將不安份之人大半都處置了,可人心難測,連自己寵了那麼多年的義忠都生了反心,他還能相信誰?
故,他試探地問過兩位皇子。六皇子自那日將他老爹氣到吐血後便自責內疚不已,便日日親奉湯藥為他爹侍疾。聽到他爹話中有話問他是否想接班時,表示現在太子哥哥尚未找到談此事過早。即使太子真的找不到,自己也不想當這太子。一是臉上這疤痕不符合一國太子的儀容,強做太子會影響國運。二是他生性不喜朝堂的勾心鬥角,他不想坐在那個位子上日日算計。他心心念唸的就是踏平那島國給太子妃、三哥四哥與兩個小侄子報仇。並說等建武帝大安了,他要請旨去鎮南衛當兵,操練水軍。
建武帝嘆道:“這事日後再說。你不肯做太子,那就只有你五哥了。你五哥將來若是做了太子甚至成為一國之君,你可不能如現在這般自在了,你莫要後悔。”
六皇子不以為意:“五哥也是自小和兒臣一起玩大的,兒臣信他。他若有朝一日為帝,兒臣定當助力五哥護好大宇江山,絕不後悔。”
等只有五皇子在跟前時,建武帝也問了他同樣的話,他回道:“父皇只管安心養疾。何況太子哥哥一日無下落,兒臣認為一日不該提儲位之。況且若論嫡庶,六弟才是最佳人選。”
建武帝又道:“不論其他,也不要管你六弟,朕只問你可擔得起?”
五皇子老實道:“兒臣不知。兒臣從未學過為君之道與治國之道。但若父皇最後真讓兒臣擔起這擔子,兒臣必定好好向父皇請教,向眾臣學習為君治國之道。”
這是大實話。這些年來所有的治國之道都只有太子一人在學習加實踐,其他皇子不僅不曾沾染,甚至建武帝還儘量讓他們遠離核心的朝政,哪怕入朝辦差也都是六部下屬無關痛癢的小差事,目的就是防備諸皇子起了非分之想。如今五皇子能這樣說至少說明他的心還是本份的。五皇子和六皇子的態度讓建武帝老懷小小的安慰了一下。
又過了月餘,建武帝的病依舊未見起色。派出去尋找太子的幾路人手皆是無功而返,眾人都認為太子已不在的可能性更大。便有朝臣上書請立新的太子,至於人選嘛當臣子的自是不能多嘴,請建武帝他老人家自己定奪就好。
建武帝還是不甘心,趁著精神頭好些的時候喚了賈代善進來說話。
賈代善一見自己的大老闆這副樣子,又傷心得差點哭出聲。
“代善,你那大侄子可有和林方出去尋找太子?他是最後一個和太子呆在一起的人,他就一點兒線索都沒有嗎?”
“回陛下,賈敬那小子自出了大牢後就一直在外面尋找太子。他還找人畫了當初押走太子的那牛三馬四的畫像到處貼上,重金懸賞有知其下落者。這月餘來只回過府一次,說尚未有音訊,便又去了更遠的地方尋找。至於林方,他出大牢後重病一場,到現在都未能起身,不過也一直派出府中之人在尋找太子下落。”
“代善,你說會不會太子真的已不在了?”建武帝哀傷無比,又滾下淚來。
“陛下切不可做如此想。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此時無訊息就是最好的訊息。陛下放心,臣馬上再安排大量人手去大宇各地找尋,哪怕將我朝的國土翻個個兒,臣也要將太子殿下尋回。”
“代善啊,不必如此大動干戈了。朕想過好多次了,若非太子已不在,那就是他不想回來了,又或者他已被倭寇帶走了?無論是哪一條,怕是尋回太子都是難事了。”
賈代善一驚:“陛下,若是太子殿下自己不想回來了還罷,若是真被倭寇帶走了,臣請立即發兵踏平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