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少爺並無異色(第1/2 頁)
林方接了林海與黃氏回京後,建武帝打著退位後到臣子們家中溜達的旗號,不時到八公與林府溜達一圈——主要是雲林府,藉機看看林海,私下裡也時刻關注著林海的成長。
林海漸漸長大既不像黃氏也不像林方,好在他也長得像他的母親肖才人,宮中之人尤其是隆盛帝幾乎沒有見過肖才人,這才讓林方的心稍稍安穩。
林海十二歲中秀才案首後,林方又按照前太子所言給林海取了字:如海。
三年後,林方病逝。臨終前建武帝來看他,他請求建武帝直到林海中舉前不要再對他過多關注。並答應建武帝等林海中舉後告訴他這一切,去留任憑林海自己做主——建武帝一一答應。只是忍不住還是想照顧自己的孫子,所以在林海科舉時,一再告訴隆盛帝看在林家幾代忠心的份上多關照一下林海。
他自認為人不知鬼不覺,其實他的行為私下裡早引起了隆盛帝的懷疑,只是多方查證也拿不到什麼證據;何況黃氏一直當林海是自己的親兒子,對林海的態度也讓人無法懷疑。但隆盛帝始終存疑問,一直未放下此事。
信的最後,林方留了話:海兒,家中財產均在林忠管理中,你拿到了這個盒子之後他自會將家產與你說明,所有錢財均留於你使用,每年可適當照顧一下林氏族人。在保得性命安全的前提下,你是否認祖歸宗均由你自己定。若你同意,將來能有一子過繼在林家的名下足矣。
若是原主林如海,看到這個藏了十八年的秘密必會在心中掀起驚濤駭浪:或是驚喜自己的真實身份,或是悲傷自己的身世與林家的不幸?可雲天明不是原主,無法共情,他甚至好像只看了一個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不過,林家如此忠義仍然讓他動容。尤其是林方,心中藏著這樣的事,在每一次面對黃氏時怕是時時不安吧。想到他那早夭的兒子以及此後再無子嗣時一定是愧對林家的列祖列宗。這,恐怕也是他不到天命之年便過世的主要原因。
看完了林如海的書信,雲天明又拿起另一封薄薄的書信,抽出來一看果然是他親爹——前太子的那封信。他細細讀完後又開啟當年太子妃讓太監帶到林府的那個小檀木盒子,裡面也是一塊玉佩,就如林方在信中所說是皇家誕生子嗣時都要給的“身份牌”——一塊白色的和田玉佩,上面刻著一條小小的龍。
看著兩塊玉佩,雲天明陷入了沉思。
他想了想整件事,現在知情人只有建武帝和他了。不,還有一個太監常喜,想必常喜定會把這秘密守到棺材裡去。建武帝是知道他中舉後林方會告訴他此事的,但只要自己不主動去找建武帝,建武帝總不會現在就派人把他帶回去吧?何況他還有個“不能人事要去民間找偏方”的說法在前——他深感自己當時編造的這個謊言是多麼高明,至少有三年時間讓他找出自己到底來到了哪裡!
此外,雲天明突然想透了幾百年前他讀紅樓夢原著時怎麼也想不明白的幾個問題:林如海做為蘭臺寺大夫和巡鹽御史定是皇上的心腹,且他唯一的兒子早夭以及他後來的身死都充滿著陰謀的味道,在江南那樣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居然無人保護他?若他是前太子的兒子,那這事就說得通了。說明他只是太上皇的心腹,而皇上後來可能知道了他的身份,不僅不想護著他,甚至有可能本就是皇上做下的,既除了隱患又給江南鹽商吃了定心丸。而此時的太上皇已老邁,沒有護住林如海。
有後世紅學家說林如海雖身居巡鹽御史這一要職,其實也不過是正七品的官,這種說法大錯特錯。張岱在《夜航船》的《選舉部,官制》中有明確交待:
凡品級官員封及其母妻者,正從一品,母妻封一品夫人;正從二品,母妻封夫人;正從三品,母妻封淑人……這就是說賈敏能被稱為賈夫人(第2回回目: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林如海至少是從二品以上的官職。那麼林黛玉——一個從二品大員的嫡女、列侯之後,進京後居然無一人邀請她參加閨閣聚會,十來年就在榮國府以及後來的大觀園中和姐妹們一起玩。就算他林家一脈單傳,京中無親朋,可林如海至少有座師同科同年甚至好友至交吧,紅樓夢一書中從始至終竟然無一人過問一下林黛玉的生存境況,致使才貌絕佳的林妹妹居然在京中一點兒知名度都沒有,太也奇怪。如今看了這信,雲天明明白了,這恐怕也是隆盛帝做的手腳,讓林妹妹自生自滅,徹底去掉心病。
雲天明在心中八卦了好一會兒後才自嘲,他這一穿怕是會把林妹妹穿掉了——好在太陽系都二維化了,不然他都會覺得對不起後世那林妹妹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