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可去大荒山解疑(第1/2 頁)
“一直在外雲遊,偏偏此時回來了?”雲天明心中一動,這未免也太巧了吧?莫非知道自己一行人要來?看來此行有意思了。
第二天天剛亮,幾人便起身收拾了一番。用過老丈做的簡單飯食,雲天明示意林風留下二十兩銀子算作食宿費。老丈看了一眼桌上的銀兩,說了聲“太多了。”“不多,我們上山了,還得勞煩老丈幫著照看這幾匹馬。晚上下山怕是還要叨擾老丈一夜。”老丈一一應了,又遞給天機一把鐮刀,“山路不大好走,雜草叢生,帶著這個吧。”天機道了聲謝。
幾人沿小徑往山上行去。山中極為寧靜,惟有山泉鳴澗、鳥語花香。走了半個多時辰後,小徑已被灌木雜草覆蓋。天機拿著鐮刀在前面開路絲毫不見疲態,雲天明一直未停止練習太乙游龍拳,此時也顯出了好處,並未感覺到太累。只有李府醫和林風已是氣喘吁吁,再也沒有開始那種遊山玩水的好心情了。雲天明示意大家休息一二。天機到山泉裡取了些水,就著在咸寧買的乾糧吃了之後繼續上山。
兩個多時辰後,幾人終於看到了位於九宮山頂的無量壽禪寺。
古寺從外面看確實很破敗,寺門上的紅漆都因年久而脫落,門口荒草叢生,顯見香火恓惶。若不是門外東側有個小小的菜園子,簡直會讓人認為這裡真的無人居住。
雲天明觀察了片刻後,正要敲門,門卻開啟了,走出一個小沙彌,雙手合十,口宣佛號:“阿彌託佛,幾位施主請進,方丈已在寺內等候。”
幾人對視了一下,跟在小沙彌的身後走了進去。
無量壽禪寺依山就勢臥於獅子峰上,靠山朝東,四周山巒疊翠。寺內確人煙稀少,但很是整潔。拾級而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彌陀宮、祖師殿、法堂等五重大殿,?尤其是重修過的大雄寶殿更是莊嚴肅穆。進得殿來,只見全殿未使用一根木樑,而是採用巨磚壘砌成券洞穹窿頂,東西橫向並列三個拱劵,營造出一種莊嚴而恢宏的氛圍。雲天明暗嘆古人將磚砌技術運用得登峰造極。
大殿正中是釋迦牟尼佛,東西兩側分別是藥師佛和阿彌陀佛(即無量壽佛)。幾人理了理衣袍,在佛像前的蒲團上跪了下去。入鄉隨俗,雲天明也磕了幾個頭。剛起身,就見殿後轉出一老僧,口誦佛號,來到雲天明面前,微笑道:“林施主,你來了。不枉貧僧專程回來等你!”
這老僧面容極其慈祥,鬚眉皆白,說有百歲都不奇怪;他眼神深邃明亮,透著一股超凡脫俗之感。雲天明忙恭敬行禮道:“方丈認得我?可是晚輩此前從未見過大師。”老僧輕輕擺手,示意雲天明跟著他向偏殿走去。
進入偏殿,室內茶香嫋嫋。老僧緩緩坐下,親自斟了茶遞給雲天明,才說道:“老衲雖未曾與施主謀面,然數月之前,夜觀星象,便知這幾日施主會前來,便趕了回來。”雲天明聽聞此言,心道“不愧是高僧啊,太能忽悠了。觀天象可看大勢與氣象自是對的,但要說觀天象就能看出何人會來也太扯了。”面上卻絲毫不顯,只雙手合十,虔誠道:“有牢方丈了,方丈既知弟子等到來,想必也知曉弟子所為何事,還請方丈指點迷津。”
方丈微微頷首:“施主是為尋根而來的。但你的根不在此處。”只這一句,雲天明不免心驚:莫非看出了我的魂穿?
到底是生存了幾百年的“狐狸”,雲天明臉上無一絲波動的表情,“還請方丈指點!”
方丈見此笑意更深了,“不愧為龍子龍孫,果真有太祖當年的風範。”這話一出,雲天明內心反而安定了:看來這老和尚是知道自己身世,而不是指他魂穿之事,那麼他說的尋根很可能就是指自己的親爹——前太子?
雲天明不動聲色地聽著。方丈捋了捋長髯,“若能放不,就去做你該做的事。若實在放不下,施主可去大荒山解疑。”
大荒山三個字如同雷劈一般擊中了雲天明的心:《紅樓夢》開篇的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莫非不是佛教讖語,而是真實存在?難道一切的源頭就在那裡嗎?
“敢問方丈,大荒山在何處?”“天池腳下。”雲天明倒吸了一口涼氣,試探著問“方丈,大荒山可有青埂峰?”
方丈一直不變的面容略終於帶了些驚奇,看向雲天明的目光甚至有幾分困惑:“自是有的,就在無稽崖(讀ai)下。只是不知小=施主如何得知?”
“在一本書上看來的!”雲天明面不改色。
方丈沒再多問,又宣了一聲佛號:“看來小施主與大荒山有緣,怕是真要走這一趟了。”
“多謝方丈。還有一事要叨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