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這裡的天台山才是女媧煉石地(第1/2 頁)
“華夏大地上被稱為天台山的山峰一共有20多座,後世公認女媧煉石的天台山就是山東日照的天台山。這裡是太陽崇拜和太陽文化的發源地,離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堯王城遺址約3公里,有許多遠古遺蹟和傳說,但關於女媧的只有一個補天台的傳說。不過這些上古遺蹟已經很讓人信服了。直到我穿到這裡之後,見到了天池頂上的補天石,又聽到了一個傳說,以及在長白山脈‘找到’了一座天台山,我才開始認真琢磨此事。
在長白山流傳了一個很久的煉石補天場的傳說。傳說在前朝、也就是明朝初年,有一個叫惠豆根的人來長白山旅遊,到了紅巖洞附近遇見了一個黑人,此人衣冠博大,鬚髮皆白,狀貌如鬼。惠豆根就問那黑人是什麼人,結果黑人一聽他說話,嚇的轉身就跑。惠豆根就在後面追,結果跑著跑著,跑到了懸崖邊,這時黑人卻不跑了,他指了指懸崖下面,惠豆根看見這下面竟然有梯子,直通崖底。惠豆根和黑人到了崖底後發現,這裡竟然是個小村莊,裡面的人都與黑人長相相似,就在惠豆根疑惑時,一個偉岸的老者來了,他說黑人私自出逃,應關禁閉,惠豆根私自闖入,與黑人同罪。隨後惠豆根和黑人就被一同關在了一個幽暗的房間裡。被關以後,黑人才同惠豆根說,他是這裡煉石廠的工人。惠豆根問,煉什麼石頭的工廠?黑人答,是女媧的煉石廠。惠豆根覺得荒誕,又問,那你在煉石廠工作多久了?黑人答,七十一甲子矣。71乘以60,有4260年?惠豆根更覺得荒謬,後來煉石廠起火,惠豆根趁亂逃出,他回到家鄉的時候,發現已經過去100多年了。
還有一個佐證就是在長白山脈的西南延續部,應該是未來的遼寧本溪縣城吧,也有一座天台山。這座海拔883米的天台山山勢陡峻,沖霄入雲,山腳下有一條太子河流過,比起山東日照那海拔200多米的天台山更為適合採石煉石,若是補天豈不也比日照的天台山離天更近?我聽到這個傳聞後,親自去過一趟,看到山頂巖壁有個‘蘿廣峒’,那個洞口的石壁上刻著幾百字的《天台山太平巖獾廣峒碑記》,石碑上的字跡已有些破損,但仍然能清晰地辨認出大部分,其中就提到三百多年前天台山的名字已經廣為人知了,後來才更名為河北大山。更神奇的是,我親自看到了那裡有一個‘長嶼硐天’,是一座有著1500多年曆史的採石礦山遺址,據說是保留了隋唐至今各個時期的採坑巖硐28個硐群,300多個露天採坑和1000多個井下采硐,分佈在1.57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採空區體積達600萬立方米。這說明什麼?說明這裡在古代就是天然的採石廠,有沒有可能是隋唐時期有人發現了這裡曾經有過採石煉石的痕跡,之後才又在此大規模開採呢?
《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不鹹,有肅慎氏之國。‘不鹹’就是‘有神之山’的意思。肅慎就是現代滿族的祖先,他們在南北朝的時候稱為勿吉族,他們的族人自稱勿吉哀——這名字熟悉吧?大荒山中的無稽崖就是勿吉哀的諧音,根本不是後人所說的無稽是沒有根據、無可查考之意。長白山偏偏在遠古就稱為大荒山,直到遼金時代它仍然稱為大荒山。所以曹公在《紅樓夢》開篇中提到的就是天池這裡的大荒山和補天石,是完全存在的。
之所以後世公認女媧煉石的天台山在山東日照,依據就是《山海經·大荒南經》中提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認為這段記載表明天台山東瀕大海,是一座海上名山?。即便不是日照的天台山,也應該是靠海的天台山,絕不會是群峰林立的長白山。可是世人卻不知道,天池在當地又被稱為‘海眼’。這就很有意思了,一座高山之上的碧池居然成了海眼?要知道長白山天池可是形成於元朝,當地人卻說他們這裡祖上就稱那個地方為海眼,能不能說沒有天池的時候這裡就是海眼?
我也問過當地人,他們說先人傳說天池那個地方自古就通東海——當然這個東海不是後世那個東海,我想應該是遠古的東海,後世的日本海也屬於東海的範圍。更為奇怪的是,天池平時沒有潮漲潮落的現象,池面平靜無比。但每逢七日就有一潮,與海水的自然節律相呼應,這彷彿印證了海眼這一傳說,當地人也說天池中沒有任何魚蝦就是因為它與東海相通,天池水滾滾外流,所以魚蝦都順水流遊走了。天池附近沒有任何水源卻永不枯竭,只有東海之水可做源頭……林林總總就是一個意思,這天池與大海相通?通道在何處誰也不知道!”郭松軍說的這一切讓其他倆人半天回不過神來。
王永利奇道:“你說了這麼多,即使印證了女媧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