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當雲天明穿成林如海 > 第48章 他真的太失職了

第48章 他真的太失職了(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三國憑實力截胡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火影:開局帶著二柱子來到戰國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御賜監察使大齊之君上傳奇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調查人本就是鐵嶺衛的看家本領,商濤派去的幾名心腹又是個中好手,深知此事若不盡快弄個水落石出,怕是鐵嶺衛的眾兄弟全都要吃掛落了。幾人辦事很是利索,卻沒找到太多有用的線索,因為他們找到劉一郞登記的老家,居然沒有一個人認識他,包括他填寫的父母親人之類無一人識得。他們只能又悄悄去劉一郞最早所在的衛所打探,終於也只探聽出這劉一郞是鎮海衛打擊倭寇時在龍溪一個小山村撿到的孩子,當時他只有十二歲,被嚇傻了。

那些當兵的可憐他,就把他帶上了。起初他只是在衛所裡跑跑腿打打雜,大家發現這小子話特少卻機靈能幹,有那會幾下子的老兵就起了愛惜之意,教他些拳腳功夫,他學得很快。

剛撿到他的時候看上去也就七八歲,他說自己十二歲了,家裡窮吃不飽飯所以長得小。但到了衛所裡能吃飽了,又練了些工夫,一兩年過去了,還是長不高,老兵們就笑話他“光長心眼子不長個”,又笑他“不象咱們閩人,倒像是倭寇的崽子長不高”。他也不生氣,只笑笑。

到了十五歲上這小子越發機靈,拳腳上也利索,正式成為鎮海衛一員。跟著出任務時立了幾次小功就慢慢升上去了,到了十七歲居然就幹上了總旗,手底下有五十人。

鎮海衛附近有條九龍江,那裡幾乎年年有因潰堤而發大水。在一次救災中,劉一郞帶著他手下的50人在水中救出了一百多村民,他自己一個人就救出了50來人,據村民後來說他在江中就如“浪裡白條”。水性極好的他在東平王給各衛所配備“夜不收”時被選中了,他又成了鎮海衛的“夜不收”。

一次,劉一郞和另一名同伴奉命前往一個小漁村偵查情況,碰巧遇見一小股二十幾人的倭寇在村中搶劫殺人,二人衝上去和倭寇打了起來,同伴被打暈後,劉一郞將二十幾名倭寇往村外引,村民都以為他回不來了,結果他完好無損地回來了,說將那二十幾人都打跑了。村民們又是覺得他大義,又是感謝他救了村裡人,就給鎮海衛送了一封感謝信,劉一郞的大名一下傳開了。

東平王得知此事後,專門瞭解了一下,覺得這個年輕人有勇有謀有智,很是賞識,又把他調到自己的衛隊中,好生培養了一番,還幫他成了家,有了孩子。劉一郞當然也不負東平王所望,“待東平王以父禮”——極大地彌補了東平王兒子不在眼前的遺憾。東平王對他愈發如如自家子侄一般看待。

幾年後,建武帝登基,將所有衛所的“夜不收”都歸攏到鐵嶺衛。東平王起初不捨劉一郞離開,後來想到建武帝的行事風格,覺得要是在鐵嶺衛中放一個自己的親信,有事也能通個信兒。就給劉一郞細細囑咐了一番把他送進了鐵嶺衛。同時給兩個兒子去信說了此事,京中的東平王府從此就與劉一郞有了密切的往來。當時的劉一郞只有二十歲。

看著幾人發來的密信,商濤的眉頭皺得死死的:這些個人簡介不僅是他就連建武帝都心知肚明——鐵嶺衛的正副統領任命前是要外調查祖宗八代的。這東西拿去給陛下看,不砸到他臉上才怪。

思慮了半天,商濤決定提審一下留在營中的48人。這些人是劉一郞的心腹,說不定能掏出點兒東西來。

但他做了他們好多年的老大,互相瞭解很深,他怕自己下不去死手,就求到了刑部侍郎,請他找幾個專門用各種“古怪辦法”審犯人的高手,去撬開那些人的嘴。

以前不少麻煩鐵嶺衛的刑部侍郎一口答應,連夜就去辦此事。那48人被分開折騰了兩夜一天後,全都開了口。不僅交待了自己的問題,又把跟隨商濤出征的五百人中的二十名劉一郞的心腹也供了出來。刑部侍郎和商濤一合計,又連夜提審了那二十人,這一下子挖出了大秘密。

刑部侍郎把口供都拿來了,商濤看完汗都下來了,他真的太失職了。

原來,這劉一郞真名叫井上一郞,他是地地道道的倭國四國島人。要說他怎麼“成了”福建龍溪人,就不得不說說當年閩浙一帶的抗倭鬥爭。

天殺的倭寇一直是華夏沿海的大患,前朝在戚繼光、俞大猷等將領的率領下,一度打得倭寇屁滾尿流,消停了不少。但到前朝末期,隨著內外起義、戰爭的不斷爆發,朝廷自顧不暇,沿海的倭寇又猖獗起來,在沿海小村子裡燒殺搶掠,小日子很是滋潤了一段時間。待大宇立國後,老東平王奉命鎮守東南。正無仗可打的衛所老兵們,過多的精力全都發洩在了對倭寇的清剿上,幾乎將流竄至東南沿海一帶的所有賊寇殺光。倭寇們不得不消停了一段時間。一直到老東平王過世,此任東平王承爵後倭寇們才

目錄
龍珠,我若不讀書吉連都得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