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 第1章 東林崛起廠衛失勢 佈局內外漢王定明

第1章 東林崛起廠衛失勢 佈局內外漢王定明(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三國憑實力截胡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火影:開局帶著二柱子來到戰國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御賜監察使大齊之君上傳奇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即便在失去東廠、權勢受損之前,王德化也只是被宮人們尊稱為二王公。

每次見到王德化,朱慈炤都會難以抑制地想起某位大太監的那句名言:“你們叫我二祖宗,那宮裡是不是還有個一祖宗。說!這個一祖宗是誰?”

對於有野心的大太監來說,做二王公著實有些尷尬。王德化肯定是滅不過王承恩的次序去,但他極有上進心,已經是崇禎朝歷任東廠提督裡最兇悍、最敢打敢拼的一個了。

崇禎的親信中,已經先後有七人出任東廠提督了,簡直就是鐵打的東廠,流水的提督。

集齊了七位東廠提督,也不知道崇禎帝到底是想幹些什麼?

反正王德化是可惜了,當今天子身上有沉重的‘聖主包袱’,崇禎朝容不下過於強勢的太監。

以去年周延儒接任內閣首輔為分水嶺,東林全面復興,再度崛起。外朝就不用說了,內閣與六部完全淪陷,忠臣賢相濟濟一堂、東林復社眾正盈朝。

內廷呢,崇禎帝諭停內操,敕內臣毋幹外政,戒廷臣毋交通近侍。罷提督京營內臣,撤換東廠提督太監。

被東林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皇貴妃田氏薨了,皇貴妃的四個兒子夭折了三個,只剩下朱慈炤這隻可憐蟲苟延殘喘。

東林痛恨的閹人們罷的罷、免的免,大敗虧輸、一洩千里。至此,內廷再也沒有了任何上的了檯面的反東林勢力。

如果以魏忠賢的九千歲為基準,巔峰王德化的實力,也就大概相當於六百歲的水平。

失去東廠提督的位置後,王德化連一百歲的功力都沒有了,如今慘兮兮地站在朱慈炤面前,努力地擠出笑容。

王德化與朱慈炤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不抱怨、不屈服,再苦再難,也要微笑著面對。

什麼叫同是天涯淪落人,什麼叫同仇敵愾,什麼叫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東林與復社是朱慈炤的死敵,而王德化又是東林的死敵。死敵的死敵,那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王德化年近三十,皇貴妃與其年紀相仿,生前又待之甚厚,他倆才像親姐弟。所以朱慈炤私下裡以叔輩視之,不因其為宦官而輕慢。

不論是皇家貴胄,還是文武大臣,絕大部分人都打心眼裡不把太監當人看。

但是老子有言:反者,道之動也;弱者,道之用也。

皇貴妃田氏反其道而行之,對身邊每個人都以誠相待,朱慈炤也繼承了這項優良傳統。

而且將來自己是被大清抓去千刀萬剮,還是力挽狂瀾興復漢室?在朱慈炤的絕地求生大棋局中,王德化是最關鍵的七個人之一。

到了今天這一步,北方肯定是徹底沒救了。至於東南,是東林和復社那一大幫道德君子的大本營,失了智才會往他們的地盤跑。

什麼叫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反正用心讀過南明史的正經漢人,沒有一個不得高血壓的。而且高血壓只是保底,但凡較真點的那都得腦溢血。

好在因為朱慈炤的穿越,如今的大明稍稍有些改變:去年年初孫傳庭被從刑部大獄中撈了出來,扔去四川做了敘馬兵備道。為了保下孫傳庭,這其中的艱辛十天十夜都說不完。

因為當時崇禎對孫傳庭餘怒未消,而大明的形勢還沒有過於糟糕,所以總算成功把孫傳庭弄到四川最偏僻的角落裡屯田去了。

若是哪天崇禎想將他召回重用,朱慈炤還得絞盡腦汁想辦法彈劾孫傳庭。

世道就是這樣抽象,不彈劾不行,如果任由崇禎把孫傳庭弄到前線送死去,那朱慈炤就不得不躺平了。

要是連孫傳庭都沒了,還拿什麼跟多爾袞鬥,早點弄條大船出海旅遊算了。

孫傳庭可是大明碩果僅存的強力督師人選了。哦,當世還有一個大才,兼具戰略眼光與戰術才能,堪稱統軍督師的上上之選,在年初被崇禎送到大清那裡深造去了。

感謝崇禎大帝,本來興復漢室的難度是八百,現在變成一千二了。

朱慈炤掏出一隻小荷包,遞到王德化手裡:“大節下的,我重孝在身,也沒辦法請王公喝酒了。小小心意,王公莫嫌棄,留著賞底下孩兒們吧。父皇可有空閒,我進去請個安。”

別看荷包小,還真壓手,王德化接過來略一掂量,便明白裡面塞滿了漢王的金豆子。雖說二王公不缺錢,但漢王殿下繼承了皇貴妃的財富,那真是財大氣粗得很。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金豆子。

所以王德化也沒推脫,接過來謝了恩,便回道:“皇爺一早就去承乾宮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撩boss:反派大人走劇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