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崇禎妥協嚴防漢王 安插眼線內外監視(第3/4 頁)
探道:“陛下操勞了這大半日,就在臣妾房裡睡個午覺吧。”
崇禎擺擺手:“朕還有國事,你自己歇著吧。”
基極十五年來,崇禎從不進後、妃內室,白日就更不可能了。
如今雖然允了太子、定王隨時來請安,但大規矩上依舊不肯破例。
周後又問道:“漢王這幾天在外面住得可習慣?臣妾想派個人去看一看,給他送點東西。”
崇禎搖頭笑道:“不必了,你送了東西他也不敢吃的。”
周後被噎了個倒仰。
崇禎也想開了,大明都快亡了,還裝什麼呀。
誰也別理誰,各人過各人的,這就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但也不好太給皇后下不來臺,崇禎緩和了語氣笑道:“老四實在太能找事了,他又寫了個奏本,鬧著讓朕給他從京營選兩個武教習。
朕已經懶得搭理他了,反正他說什麼朕都不回話。
朕也不打他,也不罵他了,他愛幹什麼幹什麼吧。”
周後勸道:“臣妾倒覺得,漢王願意習武是好事,陛下就給他從京營挑幾個人吧。”
崇禎聞言頗為詫異:“皇后何出此言?”
周後淡淡地回道:“臣妾近日讀《通鑑》,唐玄宗李隆基憑藉兩百多內侍就打敗了韋家,又憑三百騎兵便幹掉了太平公主。
而李重俊憑三百多人,就殺了武三思父子。
即便神龍政變,太子李顯不過就憑五百禁軍,就推翻了武則天。”
崇禎這些年別的本事沒練出來,聽話外音的功夫在全天下來說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這都是在鬥智鬥勇的過程中被逼出來的。
聽懂了周後的話外音,崇禎極為不悅。而且皇后還好意思再提《資治通鑑》,到現在你都解釋不清楚,陳仁錫出身東林世家、堂堂探花,為什麼要去周奎一個擺攤算命的家裡教你讀書。
局勢成了這樣,崇禎也懶得再翻舊賬了,而是冷淡地回覆:“朕不過就是給了老四侍衛一百人。你至於嗎?
還有,錦衣衛都是些啥人你不知道嗎,就他們那兩下子,是有逼宮的能力,還是有造反的勇氣?
老四那麼聰明,就算真要造反,也不可能靠這些人啊。
連朕都看不上這幫錦衣衛,老四能看上他們?”
“那可不一定,聽說那幫錦衣衛到了漢王府,不用漢王催促,主動就操練起來了。
人在街上走,都能聽到王府裡的呼喊操練之聲。”
崇禎哼了一聲:“你的訊息倒真夠靈通的,朕還不知道的事情,你都知道的如此清楚。
一百侍衛都容不下,那你想怎麼辦?”
“臣妾以為,可以命駱養性再從京營中選兩人,派去漢王府做教習。
把京營將官的名單給漢王,讓他自己選一個,另一個讓駱養性去安插。這兩個教習每人也可以帶上一兩個舊部,助其教授弓馬。
反正漢王府那些侍衛也都是駱養性選拔的,再讓他挑幾個教習,也算有始有終了。
另外再讓駱養性挑選三五十名錦衣衛,換上便服,每日在漢王府周圍盯著進出來往人員的動向。”
“駱養性,哼,他辦的好差事。朕讓他把姜埰、熊開元處理掉,他倒好,弄得朝野皆知,一大堆言官正追著他彈劾呢。
朕砍了駱養性的心都有。”
“駱家到底也是世代錦衣衛,樹大根深、底蘊深厚。
太子可是快要大婚了,搬去端本宮之後,也得組建東宮衛率。
這些人也要從錦衣衛中挑選。
陛下若是殺了駱養性,那萬一將來組建的東宮衛率中有忠於駱家的死士,豈不是留下了隱患。
端本宮那個地方,神廟時可是發生過梃擊案。”
提到梃擊案,崇禎也生出了忌憚。
梃擊案,那可是一件奇案:一個老農張差,穿越東安門、東華門,進入紫禁城。
如入無人之境不說,路上張差還憑白無故多了根棍子在手裡,然後直奔慈慶宮,準備去擊殺太子。
東安門、東華門那是什麼地方,宮禁重地,一個老農怎麼可能連續避過盤察?真是神奇!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崇禎也確實怕駱家有樣學樣,也給太子來個梃擊。
想到這裡,崇禎點了點頭:“那就算了,為了太子安危,聽你的吧。
我一會就讓王德化去錦衣衛傳旨。”
說來也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