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 第30章 今科狀元亡國預言 縱論袁毛指斥弊政

第30章 今科狀元亡國預言 縱論袁毛指斥弊政(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三國憑實力截胡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火影:開局帶著二柱子來到戰國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御賜監察使大齊之君上傳奇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見漢王殿下一臉虛心受教、求知若渴的模樣,史惇可就真的開講了:

“袁自如,斗筲小人也!一味夸誕,於召對時敢為大言,自任‘五載滅奴’。

陛下傾心委用,其在關外,唯請撤喜峰諸口守軍數百名,謂是冒濫,節省幾何。

卒以無備,奴騎長驅,震驚宗廟,實始於此。

猶敢大膽要脅,幾欲為城下之盟,此其目中視陛下為何如主?致陛下震怒,立逮下獄,虜便喪所懷來而去。”

方以智一臉詫異地看向史惇,這也太旗幟鮮明瞭吧,半點含蓄都沒有。

史惇完全不理會,繼續說道:“先是毛文龍據有東江,正直奴酋後戶。

奴入犯,毛即直搗其虛,為奴心腹之患。

袁受奴間雲:‘能殺東江,永永不侵不犯。’

袁遂假以會師為名,至東江誘而殺之。

主其議者,華亭錢龍錫,袁故錢聲氣門下士,而又先入盟名處士陳繼儒‘毛帥一除,太平立睹’之邪說,遂以國事僥倖,乃至於此。

故袁誅而錢並戍,正不足以正誤國之案也。”

方以智徹底懵住了:‘袁崇煥是三法司會審,審了半年多才最終定案,所以史惇抨擊袁崇煥還算可以理解。

但是毛文龍可還沒被平反呢。當初袁崇煥親自給毛文龍定了死罪,陛下表示了認可。

後來袁崇煥獲罪,其中罪名有謀款斬帥。

但毛文龍到底有罪沒罪,法司並沒有說法。

毛文龍是被冤殺還是罪有應得,法司也沒有說法。

總之就是,毛文龍的死是陛下和朝臣共同預設的,但並沒有法司的正式說法。

如今史惇這麼亂講,悍然為毛文龍鳴不平,一旦洩露出去,很容易招致權貴打壓。’

朱慈炤卻完全相反,親自站起來給史惇倒了杯茶,然後稱讚道:

“先生所言極是,朝廷就給東江鎮那麼一點點軍餉,還整天故意剋扣。

自天啟二年至天啟七年,東江鎮共實收銀一百五萬有奇,米豆雜糧共九十餘萬石。

一年領的銀子尚不到二十萬兩,毛文龍能把東江鎮立在敵後,已經很不容易了,朝野上下猶紛紛責其虛冒。

遼餉年年五六百萬,關寧軍吃的腦滿腸肥,他們自己滅不了建奴,卻去責怪每年只領不到二十萬兩的毛文龍。

庸人誤國,終於把大明禍害到了窮途末路了,真是可悲可嘆。”

方以智看看漢王殿下,再看看史惇,什麼叫庸人誤國,什麼叫窮途末路,這兩人講話一個比一個大膽。其中愛憎極為分明,絲毫不加掩飾了。

史惇也很詫異,沒想到漢王殿下竟然真支援自己的觀點,而且連毛文龍領到了多少軍餉知道的都很準確。

有了朱慈炤的認可,史惇越說越大膽:“除東江而奴酋入,裁驛遞而流寇起,二事一律。

驛遞之裁也,始於兵科給事中劉懋倡其說,而大司馬梁廷棟主之。梁固魏黨,窺陛下有國用不足之憂,而力主此事,以圖容悅者也。

餘嘗北上公車,每見赤條寡漢鵠立站頭,候人僱替。

一切肩輿重扛,不過十餘錢;即送大地十里餘,謂之招班,得此便苟延一日之命,其窮如此。

而秦、晉之間尤甚。故驛遞一裁,而此輩無以自活,於是邊卒神一魁一呼,而眾已數千。

發難於神木,總制楊鶴毫無方略,倉皇議撫,遂至養癰,不久而數萬,且數十萬矣。

故東江除,歲省二十萬,而頻年虜犯,歲費不止百餘萬。

裁驛遞,歲省金錢四十餘萬,而添設剿寇督鎮各兵,歲加練餉至二百四十萬。

語云:‘成大事者不惜小費。’

田舍翁能為此言,而萬乘之君,乃至下同寒舍,則細人之誤陛下也。”

朱慈炤連連點頭:“先生之言,切中要害。裁驛道、除東江,遺禍無窮。設遼餉、增剿餉,國勢崩壞。

三餉越加越多,百姓越過越苦,大明焉得不亡。”

兩人越說越投機,朱慈炤追問道:“請教先生,局勢到了這個地步,如何才能救亡圖存?”

史惇搖了搖頭,重重地嘆口氣:“到了這個地步,晚了!扭轉乾坤,非人力所能為。”

“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

史惇嘆道:“咱們大明實行的國策是強幹弱枝,中樞強,地方弱。

再加上藩王被削弱、打壓了二百年,也就是說,現

目錄
快穿撩boss:反派大人走劇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