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第1/3 頁)
</dt>
&esp;&esp;這次,魏徵竟然罕見地沒有潑他冷水:“陛下無需多慮。”
&esp;&esp;“如果將治國比作一場長跑,隱太子若以嫡長身份順利登基,名正言順,可算得上先行百步。”
&esp;&esp;“陛下弒兄逼父,開局就落後了兩百步。但陛下這些年,勵精圖治,文德武功,英名蓋世,很快就開始加速奔跑,一路飛奔。”
&esp;&esp;“反觀太子,提議遷都,割地賠償,卻在長跑中不停地拖後腿,最終的治國成果,將遠遠落後於陛下。”
&esp;&esp;“所以,隱太子若登基,或許能做守成之君,陛下卻是千古一帝。”
&esp;&esp;魏徵說了一通,忽然驚愕道:“怎麼了,陛下為何忽然用如此眼神看著臣?”
&esp;&esp;李世民彷彿第一次認識他一樣,緊緊地盯著他。
&esp;&esp;天吶,不敢相信,這話居然是從魏老匹夫口中說出來的!
&esp;&esp;原來你會講人話啊!
&esp;&esp;舒心了。
&esp;&esp;李世民甚至有點想當場將魏徵這段話發上天幕,給所有人看看,這就是朕的好臣子。
&esp;&esp;但轉念一想,是非功過,後人自有公論,還是隨它去吧。
&esp;&esp;天幕上,皇帝們又談起了新話題: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說到兄友弟恭,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太宗,宋太宗了。
&esp;&esp;【宋太祖趙匡胤】:太宗是何人,莫非是朕的二子德昭?他對德芳做了什麼?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非也,此太宗乃是你的弟弟趙光義。
&esp;&esp;【宋太祖趙匡胤】:啊這,事情有些超乎朕的想象,三弟他,並非朕傳位的第一人選啊。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大膽,竟敢如此妄議太宗陛下!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小心太宗陛下連夜驢車漂移到你寢殿,一斧頭送你歸西!
&esp;&esp;【宋太祖趙匡胤】:???
&esp;&esp;【宋太宗趙光義】:朱瞻基,你是哪一朝的皇帝,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esp;&esp;【永樂大帝朱棣】:怎麼,你對朕的好聖孫有意見?(拔刀 jpg)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嘿嘿,皇爺爺。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朕就是為皇爺爺鳴不平,什麼阿貓阿狗也能叫太宗了?
&esp;&esp;永樂大帝朱棣,又號“明太宗”。
&esp;&esp;後來,嘉靖皇帝朱厚熜作為藩王繼位,為了將親爹迎入太廟,就將“明太宗”改為了“明成祖”。
&esp;&esp;【漢太宗劉恆】:明宣宗,這位宋太宗有何事蹟?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嘿,是漢文帝陛下啊,你好。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宋太宗有三寶,驢車,斧頭,牽機藥。
&esp;&esp;【南唐後主李煜】:牽機藥?好新奇的名字。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快看,第一位受害者出現了!
&esp;&esp;【南唐後主李煜】:???
&esp;&esp;【漢太宗劉恆】:李煜莫要打岔,明宣宗,你繼續說。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驢車呢,就是說宋太宗在戰場上大敗,一夜之間,駕駛驢車逃出六千里路。
&esp;&esp;【漢太宗劉恆】:朕服了他個老六!
&esp;&esp;【北齊神武帝高歡】:劉恆陛下學得真快,這麼迅速就用上了之前天幕給出的那些新潮詞彙。
&esp;&esp;【漢太宗劉恆】:可是,這些詞彙確實很好用,從前罵人還得文縐縐地擬一堆詞,現在只需要簡簡單單稱呼一聲「老六」就好。
&esp;&esp;【北齊神武帝高歡】:哈哈。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宋太宗的斧頭呢,就是說太宗陛下新得了一把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