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第2/3 頁)
于謙不擅長下棋和寫詩,朕不擅長打仗,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esp;&esp;【漢景帝劉啟】:不會下棋咋了,可以直接掀棋盤啊!
&esp;&esp;【魏文帝曹丕】:這世上果然沒有真正完美的人。
&esp;&esp;【魏文帝曹丕】:信然也。
&esp;&esp;【宋英宗趙曙】:非也非也,文天祥就是完美的。
&esp;&esp;【漢武帝劉徹】:論人格操守,于謙和文天祥不相上下;論文藝造詣,于謙比起來確實略有欠缺。
&esp;&esp;【清高宗弘曆】:于謙,你應該向朕學習。
&esp;&esp;【清高宗弘曆】:質量不夠,數量來湊,做一個高產詩人。
&esp;&esp;【梁簡文帝蕭綱】:有多高產?
&esp;&esp;【清高宗弘曆】:朕已經寫了快四萬首。
&esp;&esp;【清高宗弘曆】:給大家分享一下朕的詠雪詩。
&esp;&esp;【清高宗弘曆】: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esp;&esp;【唐太宗李世民】:???
&esp;&esp;【南唐後主李煜】:???
&esp;&esp;【魏文帝曹丕】:???
&esp;&esp;【漢武帝劉徹】:這是什麼奇幻風格,後世的詩歌品味朕不懂。
&esp;&esp;【宋仁宗趙禎】:于謙,快來謝謝清高宗幫你找回自信。
&esp;&esp;于謙:“……”
&esp;&esp;果然,凡事最怕對比。
&esp;&esp;比起“一片一片又一片”,他這大雪鵝毛詩,看起來也沒那麼寒磣了。
&esp;&esp;【崇禎皇帝朱由檢】:這個,客觀來說,于謙的詩詞造詣水平還是相當高的,風格俊爽,直抒胸臆。
&esp;&esp;【崇禎皇帝朱由檢】:于謙《嶽忠武王祠》: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esp;&esp;【崇禎皇帝朱由檢】:《靜夜思》:春風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顏變白頭。
&esp;&esp;【崇禎皇帝朱由檢】:《遣懷》:出處每懷心耿耿,是非誰較論悠悠。
&esp;&esp;【唐太宗李世民】:這明明寫的很好啊,放在大唐也屬於上上之作,怎麼一到詠雪,就變成大雪鵝毛了。
&esp;&esp;【魏武帝曹丕】:大雪鵝毛這個梗,將會在諸天萬朝永遠地流傳下去,名聲堪比之前的《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
&esp;&esp;【陳文帝陳蒨】:那還是白行簡更出名。
&esp;&esp;【陳文帝陳蒨】:朕哪怕等死後到地下,都不會忘了他這個震撼心魂的驚世鉅作。
&esp;&esp;【宋太祖趙匡胤】:不可能再有後來人超過白行簡的,大雪鵝毛也不行。
&esp;&esp;【宋孝宗趙瑗】:于謙:好了,可以了,不要再提大雪鵝毛了!
&esp;&esp;【北齊神武帝高歡】:白行簡那篇文,具有極高的實戰參考價值。
&esp;&esp;【蜀後主劉禪】:什麼實戰價值?
&esp;&esp;【蜀後主劉禪】:你嘮嗑這個,朕可就不困了啊。
&esp;&esp;【北周文帝宇文泰】:不愧是小曹操,一開口就知道有沒有。
&esp;&esp;【魏武帝曹操】:???
&esp;&esp;【魏武帝曹操】:小曹操是誰,誰是小曹操?
&esp;&esp;【北周文帝宇文泰】:給魏武帝你介紹一下,北齊神武帝高歡,原名賀六渾,人稱「小曹操」,跟你一樣有些感情取向上的特殊癖好。
&esp;&esp;【北齊神武帝高歡】:黑獺小賊!孤看你是想死!
&esp;&esp;【教主道君皇帝趙佶】:白行簡那個位面的人,什麼時候參與挑戰?朕等待著白行簡上來分享創作靈感。
&esp;&esp;【永曆皇帝朱由榔】:呵呵,你是在好奇創作靈感嗎?你分明是想從中借鑑!
&esp;&esp;【教主道君皇帝趙佶】:借鑑又怎麼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