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第1/3 頁)
</dt>
&esp;&esp;【陳文帝陳蒨】:這個名號長度,朱厚熜立刻就被比下去了。
&esp;&esp;【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朱厚熜】:……
&esp;&esp;【暫時還沒想好帝號的女帝秦良玉】:……
&esp;&esp;【新皇帝王莽】:別走啊,嫌太長的話,也可以縮一下,就叫「天下無敵第一國」,如何?
&esp;&esp;【新皇帝王莽】:叫「大紅紅蝴蝶王朝」也挺好!
&esp;&esp;天幕前的觀眾:“……”
&esp;&esp;神他媽大紅紅蝴蝶王朝。
&esp;&esp;王莽,你究竟還有多少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
&esp;&esp;……
&esp;&esp;因為文天祥之事,一種壓抑的岑寂在船上蔓延開來。
&esp;&esp;許久,陸秀夫抬手揉了揉眉心:“只盼我們留下的人手,能夠機靈一些,快點將大家已經出海另覓生路的事告知文山,讓他安心留下,莫要再尋死。”
&esp;&esp;張世傑也皺眉:“也只能如此了。”
&esp;&esp;眾人在這邊討論,殊不知,另外還有一人也被他們遺漏了。
&esp;&esp;當然,倒也不是故意遺漏的,畢竟誰也沒想到他居然還會出現在崖山戰場。
&esp;&esp;此人正是大宋前任殿前司指揮使江鉦。
&esp;&esp;江鉦是一代名將,此前一路保護海上王廷到崖山,忠心耿耿,戰功赫赫。這時,正請假回家給他父親江萬載修衣冠冢。
&esp;&esp;陸秀夫等人在登記名單的時候,本來認為,既然他們已經出海,江鉦留在陸上也挺好,算是儲存了一支有生力量。
&esp;&esp;萬萬沒想到,江鉦衣冠冢一修好,立刻招募了當地千餘勇士,馬不停蹄,重新往崖山趕。
&esp;&esp;一路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等到了崖山,戰爭已經結束七天了!
&esp;&esp;由於張弘範封鎖了訊息,江鉦看著萬里大海,居然沒有一艘宋船,全是北虜船隻,頓時心如死灰。
&esp;&esp;大宋已經全軍覆沒了!
&esp;&esp;他神色悽愴,整理衣冠,向著臨安的方向拜了三拜,就準備跳海殉國。在歷史上,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esp;&esp;身後的義士們悲呼著,也準備緊隨其後赴死。
&esp;&esp;在這個萬分兇險的時刻,遠處忽然傳來一陣大呼:“江帥稍等!”
&esp;&esp;正是陸秀夫留在岸上的一位漁民。
&esp;&esp;此人性格穩重,故而成為了岸上活動組的小頭目,身邊各帶了一枚陸、張二人的印信,作為憑證。
&esp;&esp;他遠遠地看見江鉦等人,一時摸不準這些人究竟是來投元,還是來助宋的,待看見眾人紛紛準備投海,方才確信,這些人確實是大宋死忠。
&esp;&esp;漁民趕緊拉住了江鉦,告訴他:“陸相公和張太傅已經帶著聖上和十萬軍民出海了!”
&esp;&esp;“說是要去一個叫呂宋島的地方,已經出發好些天了!”
&esp;&esp;“我等奉命留在這裡,等會要進入內陸,與釣魚城等地的抗元勢力進行聯絡。”
&esp;&esp;他拿出了印信一核對,江鉦總算信了,當即就準備出海追上他們,給海外建國搭把手。
&esp;&esp;江鉦作為前任殿前禁軍指揮使,自然有自己的班底,也不乏遠洋航船。
&esp;&esp;他家裡的江氏十二齋,是江南地區最大的名門望族之一,這次出海也是散盡家財,傾其所有,把什麼珍貴的東方珠寶、茶葉、絲綢之類的全拿上了。
&esp;&esp;唯一的一個問題,就在於江鉦手中缺乏可靠的航海地圖,穩妥起見,只能帶著千餘人馬,一路沿著海岸線,順風航行。
&esp;&esp;不幸途中又遇上了一陣風暴,吹得七葷八素,早就不知道方向在哪了。
&esp;&esp;就這般一路在海上飄啊飄。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