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第2/3 頁)
?”
&esp;&esp;陸秀夫頓時歎為觀止。
&esp;&esp;過了一會,他沉思道:“這種情況真的會有人來嗎?”
&esp;&esp;鄭成功對他回以一個高深莫測的微笑:“我們先採用邀請制,給一些歐洲王室貴族們發請柬……”
&esp;&esp;陸秀夫兩眼發直:“然後再卷一波?”
&esp;&esp;鄭成功還有另一重考量:“主要是貴族們都自帶出行團隊,開發土地會更加高效。”
&esp;&esp;於是,旅遊路線的事就這麼敲定了下來,說完了本土開發,還有對外擴張。
&esp;&esp;目前,新宋帝國富裕的財政收入,足可支撐他們搞生產,更新裝備,養兵備戰,發動一次又一次的遠征,而後,在戰爭中獲取新的資源來繼續壯大國家,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esp;&esp;錢財充足,也意味著可以大幅度擴張人口,大搞建設,而不必有太多後顧之憂。
&esp;&esp;新宋的擴張速度實在太快了,在絕大多數地區仍舊停留在冷兵器時代、或簡單熱武器的情況下,他們擁有著幾乎碾壓的實力。
&esp;&esp;佔據了東南亞的大半個地盤不說,從澳洲往阿拉伯海的方向走,一直到進入北非,一路打下的若干領地也都遙相呼應,緊密聯成了一道直通北非的航線。
&esp;&esp;下一步,就是攻佔北非的埃及,以期打通前往歐洲的路。
&esp;&esp;對於新宋軍團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次出征和練兵機會。
&esp;&esp;埃及從前屬於阿拉伯帝國的治下,後來,阿拉伯帝國被蒙古軍隊所滅,大軍前往敘利亞首府屠城,埃及就變成了蒙古人的勢力,屬於旭烈兀所建的伊利汗國勢力。
&esp;&esp;陸秀夫沉思說:“等世傑來,我要問問他這一戰該怎麼安排,是他親自率軍出征,還是……”
&esp;&esp;現在的新宋軍團中,崖山本土軍民只佔據了十分之一,剩下都是各地的土人、戰士、外來戶。
&esp;&esp;軍火部門一直在加班加點,給他們打造鎧甲和裝備,因此硬體上沒有欠缺。
&esp;&esp;但是軟體上就問題比較大了。
&esp;&esp;如何將這些亂七八糟的人擰成一股繩,令行禁止,絕對是一個無比讓人頭痛的問題。
&esp;&esp;本次出征埃及,既打算在實戰中整合軍心戰力,也是未來對戰華夏地區蒙古主力的一次演練。
&esp;&esp;眼下的新宋,只有張世傑本人具備這樣的軍事能力。
&esp;&esp;“除了戰爭本身”,鄭成功說,“我們還要派人搶先佔據和疏通那條連線埃及和地中海的古運河。”
&esp;&esp;這條河,正是後世蘇伊士運河的前身,自埃及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開始,至今已經斷斷續續存在近三千年了。
&esp;&esp;陸秀夫頷首表示認可。
&esp;&esp;鄭成功又道:“蘇公的軍隊也應當動一動了,運河一但疏通,就可以長驅直入歐洲,奪下一塊土地了。”
&esp;&esp;卡斯蒂利亞,也就是後世西班牙那塊地就很合適。
&esp;&esp;不僅交通方便,是海上航行的要道,而且現在的阿方索十世雖然文治不錯,武德卻非常糟糕,屢次競選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失敗,甚至境內還頻頻有造反起義。
&esp;&esp;這完全就是上天賜予他們的進攻良機啊!
&esp;&esp;鄭成功給出了一個很可行的操作:“先派一批人去給起義軍賣軍火,讓起義軍幫忙消耗掉朝廷實力,然後再考慮下一步是扶持傀儡,還是我們自己入主。”
&esp;&esp;陸秀夫點點頭:“好,就這麼辦。”
&esp;&esp;又道:“不知道能不能順帶將西西里拿下,他們前年剛結束內亂,新皇帝統治不太穩固。”
&esp;&esp;正說著,張世傑帶著文天祥進門:“拿下哪裡?快讓我看看!”
&esp;&esp;陸秀夫當即將最近的傳訊紙遞給他:“世傑看看,西西里的國王重病快死了。”
&esp;&esp;這傳訊紙,也是一種鄭成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