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他王家有幾個師?(第1/2 頁)
突如其來的戲謔之音,如同春風中的一抹不合時宜的寒風,瞬間吹散了那緊繃如弦、劍拔弩張的氛圍,留下一片令人心悸的寧靜。
而車廂內的王瀚面色鐵青,步履沉穩地踏出馬車,掃過駿馬之上端坐的寧修言,眼瞼輕顫,緩緩開了嗓。
“不知諸位大人攔住我等去路,究竟是意欲何為?”
寧修言也懶得同他廢話,直截了當道:“把李紫涵交出來!”
王瀚的臉色愈發陰沉,陰鷙著雙眼,聲音冷冽如冬日寒冰:“在青州王瀚,你是何人?”
“本侯寧修言!”
“寧修言?”
“寧修言……”王瀚低聲重複,眉頭緊鎖。
這個名字他聽過。
初抵京都剛尋到李紫涵那會兒,他便託人四處打聽過,只是當時並未放在心上。
畢竟,誰又能將一個痴傻了五年,被整個京都權貴圈子摒棄於外的侯爺放在眼裡呢?
說句不好聽的,如今的鎮遠侯府不過是空有虛名,或許憑著那唯一的爵位能讓尋常百姓心生敬畏。
但對於他王家來說,不足為懼。
只要自己明面上做得不太過分,誰都不會揪著這點破事兒不放!
然而,眼前之人,卻全然不似坊間流傳的那般痴愚,反倒與常人無異,言談舉止間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清明。
但這不應該啊!
自己派人多方打聽李紫涵所租住的那間鋪子,結果都是如出一轍,鎮遠侯府的寧修言是個傻子!
想到這裡,王瀚心中不禁泛起嘀咕,難道這背後還藏著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
念頭一轉,隨即拱手笑道:“原來是鎮遠侯親臨,在下有失遠迎,還望侯爺海涵。只是不知寧侯爺攔住我等去路所為何事?”
寧修言冷笑一聲。
“王瀚,本侯可沒那閒工夫與你在這絮叨些家長裡短。還是那句話,交出李紫涵,滾回你的青州,今日之事便就此揭過。如若不然,休怪本侯不客氣,將你擒下,帶回白羽衛親自審問!”
寧修言心中早已對王瀚判下了死刑,膽敢對李紫涵下手之人,註定難逃一死。然而,為了人質的安全無虞,他不得不採取最為穩妥的策略。
一旦李紫涵安全,寧修言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王瀚的眼眸微微一沉,心中的恨意如潮水般洶湧澎湃,但他臉上卻依然裝出一副困惑不解的模樣。
“侯爺這是何意?在下不過是想將我那未過門的妻子接回青州罷了,怎麼突然就和白羽衛扯上了關係?不知在下犯了大夏的哪一條律法?”
面對王瀚的故作姿態,寧修言已然失去了耐心,他的眼神變得銳利如刀。
“王瀚,本侯看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非要一條路走到黑是嗎?”
見撕破臉,王瀚索性也就不裝了。
“寧修言,我雖尊你一聲寧侯爺,但須知雍州李氏與我青州王家之間,早有婚約盟誓,白紙黑字,鐵證如山。莫非,侯爺欲行那強娶豪奪之事?再者,您與陛下之間亦有金玉之約,而今卻做出這等行徑,難道就不怕陛下知曉後震怒嗎?”
王瀚的話語如寒風刺骨,讓寧修言的臉色瞬間凝固,就連他身後的莫昶業也是一臉愕然,難以置信。
李紫涵竟是出身於雍州李氏,那個人才輩出,世代顯赫,門生故吏遍佈大夏的名門望族。
然而,與寧修言等人神色不同的是,陸景雲的面容愈發陰沉,彷彿烏雲壓頂,難以言喻的沉重。
他心中的擔憂並非源自那雍州赫赫有名的李氏。
恰恰相反,與雍州李氏相比,青州王家才是最令他頭疼無比的存在!
身為冀州崔氏老爺子暗中悉心栽培的心腹,陸景雲對於各州氏族的底細,雖不敢說洞若觀火,卻也能道出個八九不離十。
或許在普通人眼中,青州王家不過是個詩書傳家的書香門第,平平無奇。
但唯有在各大氏族之間才清楚,王家那令人心悸的真正面目。
一個深不可測、輕易無人敢招惹的龐然大物。
即便是青州手握重權的州牧,以及青州大營中威風凜凜的統帥,在面對王家人之時,也不得不謹慎行事,三思而後行。
一切只因青州王家別名帝師之家。
王家祖上,英才輩出,其中兩位更是名震大夏,他們二人共計培育了四位帝王與一位太子,成就了大夏的一段傳奇佳話。
至於那位太子,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