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風雨欲來!(第1/2 頁)
洛陽袁家,袁逢府內,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庭院裡,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錯的圖案。袁弘正悠然地坐在一張雕花長椅上,手中輕輕搖晃著一把摺扇,嘴角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此時,一名家僕匆匆趕來,向他稟報了一個訊息:趙武即將成婚。袁弘微微一怔,隨後臉上浮現出一絲戲謔的神色。回想起當初那個被自己視為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如今竟然藉著黃巾之亂的契機崛起,成為了一方太守,這著實讓他有些意外。
袁弘心中暗自思忖道:“哼,這個趙武倒是有點能耐,不過我可不會輕易放過他。既然他要大婚,那我就趁此機會給他送上一份‘大禮’,好好增添一些樂趣。”想到這裡,他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另一邊,黑山軍中那位威名赫赫的首領張燕正眉頭緊鎖地坐在營帳之中。他剛剛得到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常山郡郡守趙鎧之子即將步入婚姻殿堂。這個看似尋常的訊息,卻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層層漣漪。
近段時間以來,原本就不太穩定的“黑山軍”內部更是陷入一片混亂。大量流離失所的百姓口口相傳著關於常山郡的種種美好傳說:那裡擁有廣袤無垠、肥沃富饒的土地等待人們去開墾耕耘;郡守大人宅心仁厚,不僅專門為災民增設了粥鋪以解燃眉之急,更慷慨地賜予錢糧援助,讓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能夠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與勇氣,逐漸迴歸安定祥和的日子。
一開始,“黑山軍”中的人員流失現象尚不明顯,不過是三三兩兩的個別人悄然離去。
然而,當越來越多的人親身驗證了那些傳言絕非子虛烏有之後,局勢急轉直下。有人親眼目睹曾經的同伴在常山郡成功分得田地,並滿心歡喜地開啟了新的農耕生涯;有人則親身體驗到了郡守大人施予的救濟之恩,感受到那份久違的溫暖關懷。於是乎,“黑山軍”的成員們如同決堤洪水一般,洶湧澎湃地湧向常山郡,只為追尋那一線生機和希望之光。
有時候,就在短短一夜之間,成千上萬名士兵竟然毫不留戀地拋棄了他們曾堅守的陣營,義無反顧地踏上前往常山郡的道路,使得“黑山軍”瞬間元氣大傷。
時至今日,曾經浩浩蕩蕩擁有十幾萬之眾的“黑山軍”,其規模已然大幅縮水,如今只剩下八萬餘人而已。更為糟糕的是,人員數量仍在持續不斷地減少著,面對如此狀況,身為統領的張燕終日愁眉不展、連連嘆息。
他深知手下那些百姓們之所以紛紛離去,皆是因為當下局勢艱難,但他卻無力阻攔他們另尋生路。長此以往,就連張燕自己心中都萌生出一個念頭——親自前往常山郡一探究竟,弄清楚那裡究竟發生了何事。
就在這樣的一天,位於黑山軍老巢之中,忽然有探子前來稟報,聲稱山下來了一夥神秘人物。據這些人的口信所言,他們手上有著一筆利潤豐厚的大買賣想要與張燕合作。
張燕聽聞此事後不禁心生好奇,暗自思忖究竟是何方人士竟敢如此大膽,敢主動找上門來與自己談生意。帶著滿腹狐疑,張燕當即下令將這夥人傳喚上山,以便當面商議具體事宜。
沒過多久,那一行人的身影便出現在了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他們步履匆匆,最終來到了山頂。只見一座氣勢恢宏的山寨矗立在眼前,而在山寨正中央的主位之上,端坐著一個身材魁梧、相貌威嚴的男子,此人正是威震一方的黑山軍首領——張燕。
然而,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即便面對這位聲名遠揚、令人聞風喪膽的黑山軍領袖,這行人卻沒有流露出絲毫的畏懼之色。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那個人,更是昂首挺胸,目光毫不躲閃地直視著張燕。
只聽他朗聲道:“今日我方收到訊息稱常山郡的趙武,即將步入婚姻殿堂。若是屆時貴方的黑山軍能派出精銳兵馬趁虛而入,對其發動一場突襲戰,那麼我方願意傾盡全力,為你們提供數量可觀的錢糧以及品質上乘的精良武器裝備,以此來作為此次行動的有力支援和援助。”
這番話猶如一道驚雷,在眾人耳邊炸響。張燕聽聞之後,心中不禁一動。要知道,近些日子以來,他一直在為手底下兄弟們的錢糧問題而憂心忡忡,如今這個從天而降的機會,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不過,久經沙場的張燕並沒有立刻表現出內心的喜悅,而是面色沉靜如水,不動聲色地開口問道:“不知諸位究竟是何方神聖?難道說你們是想設計誆騙本將軍,讓我落入你們精心佈置的陷阱之中不成?”
聽到這話,帶頭之人鼻腔裡發出一聲冷哼,不屑地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