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朝堂紛紜謀禦敵,君心籌策意難息(第2/4 頁)
若揹負千鈞重擔,飽經風霜的臉上透著堅毅與憂慮。
按武將站位順序,他站在靠近皇帝左側武將行列前端,這是其重要地位的象徵。
他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行禮,動作乾淨利落,而後起身,聲音洪亮如鍾:“陛下,張相所言固然有理,但我軍現今面臨的問題,遠非加固城防便可解決。兵器陳舊,糧草短缺,士氣低落,若敵軍來犯,恐難以抵擋。”宗澤頓了頓,右手抬起微微擺動,以加重語氣中的擔憂,繼續說道:“至於招攬義士軍一事,臣並非全然反對,只是這些義士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若稍有不慎,恐會引狼入室。臣以為,此事需慎重考慮,陛下聖明。”他說話時,眼神堅定又透著一絲無奈,嘴唇緊抿,顯示出他內心的糾結。
他心中既希望能解決軍隊的困境,又對一些舉措充滿擔憂,害怕給大齊帶來更大的危機。
宗澤是個勇猛卻也不失謹慎的武將,在戰場上他勇往直前,但在朝堂決策上,他深知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也不敢輕易冒險。
他出身於軍事世家,家族中的人大多在軍中任職,這個家族一直以來都以保衛國家為己任,但也明白軍事行動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不能盲目激進。
家族的榮耀與國家的安危息息相關,若戰爭決策失誤,家族的聲譽和地位也會受到影響,家族中的子弟在軍中的發展也會受限。
李啟聽著二人發言,目光深邃如淵,指尖輕敲龍椅扶手,敲擊聲有節奏地響起,仿若敲在眾人的心尖。
張肅的保守求穩,宗澤的擔憂顧慮,各有其理,卻無法真正化解當前困局。
他內心權衡著各種利弊,想著國家的長遠發展,又擔憂眼前的危機。
他是個有抱負的君主,不想只守著這搖搖欲墜的江山,可也明白當下的困境不容許他輕易激進。
他深知朝堂上的勢力錯綜複雜,不同家族和勢力之間的博弈會影響到決策的走向。
他也清楚,朝堂決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普通百姓的生活。
若採納保守策略,百姓雖暫時免受戰爭之苦,但邊境的騷擾可能導致貿易受阻,物價上漲;若選擇開戰,百姓則要承受戰爭帶來的賦稅增加、壯丁被徵等壓力。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交頭接耳,嗡嗡議論聲如夏日惱人的蚊蟲,又似鍋中煮沸的開水,為當前局勢焦慮不已。
依朝堂禮儀,文臣居右,武將居左,官職越高越靠近皇帝。
他們議論時,偶爾偷瞥皇帝表情,眼神中敬畏與揣測交織,仿若犯錯孩童窺視嚴厲長輩。
此時朝堂,似表面平靜卻暗流湧動的湖水。
那壓抑的氣氛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悶熱,雖還未爆發,但已讓人感到極度的不適。
一直站在角落的林正,身材修長,面容清秀且透著堅毅,雙眸明亮有神。
他著青藍色官服,官服以細棉布為料,領口和袖口繡著雅緻的蘭花花紋,蘭花姿態婀娜,彷彿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腰間黑色腰帶束得緊緊的,將他的身形襯托得更加挺拔。
他站在文臣佇列末尾,表明官職低微、人微言輕。
他頭戴烏紗帽,帽翅隨動作微晃,這帽翅雖小,卻是官員身份象徵,時刻提醒謹言慎行。
他的烏紗帽後垂著兩根黑色的飄帶,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
他於角落看著眾人爭論,心中思緒萬千。
深知自己人微言輕,但見朝堂僵持,覺得必須站出。
他分析局勢,覺現有方案皆有缺陷,對其他官員觀點亦有思考批判,猶豫再三,終鼓足勇氣。
忽然向前一步,腳步堅定有力,腳下磚石發出輕微摩擦聲。
他先向皇帝深鞠一躬,而後語氣堅定打破沉寂:“陛下,臣以為,禦敵之策,並非只有保守防守與招募義士兩條路……”
林正的話如劃破夜空的閃電,瞬間撕裂朝堂沉悶空氣,話語在眾人耳中炸響如驚雷。
他深吸一口氣,胸脯微微鼓起,目光堅定直視李啟,眼神透著決然。
說話時,他眼神迅速與周圍交好官員交換,帶著期待鼓勵,似在尋求支援。
他雙手抱拳於胸前,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臣以為,禦敵之策,並非只有保守防守與招募義士兩條路。我大齊,不應只守不攻,而應以戰養戰,化被動為主動!大齊的軍隊雖面臨諸多問題,但士兵有著頑強戰鬥意志,此乃最大優勢。而敵國看似強大,實則內部矛盾重重,此為其弱點。昔日,漢之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