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禮貌之花(第1/2 頁)
在古老的猶太社群,有個名叫艾薩克的小男孩,生活在一個充滿溫暖與智慧的家庭。艾薩克的父母深知禮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一直言傳身教,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懂禮貌的人。
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艾薩克的母親瑞秋微笑著對他說:“寶貝,今天我們要去拜訪鄰居莎拉奶奶,她年紀大了,很喜歡小朋友去陪她聊聊天。去別人家做客,一定要懂禮貌哦。”艾薩克興奮地點點頭,他早就盼著去莎拉奶奶家了,聽說奶奶會講好多有趣的故事。
到了莎拉奶奶家門口,瑞秋輕輕敲了敲門。門開了,莎拉奶奶滿臉笑容地迎接他們。艾薩克立刻說道:“莎拉奶奶,您好呀!好久沒見到您,我可想您啦!”奶奶聽了,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縫,直誇艾薩克懂事。
進了屋,奶奶熱情地招呼他們坐下,轉身去廚房端來一盤精心準備的小點心,放在艾薩克面前。艾薩克剛想伸手去拿,突然想起媽媽平時的教導,於是他看著奶奶,甜甜地說:“謝謝奶奶,您先吃。”奶奶開心極了,對瑞秋說:“這孩子真有禮貌,太招人喜歡了。”艾薩克這才拿起一塊點心,細細品嚐起來,還不忘誇讚奶奶的手藝。
在和奶奶聊天的過程中,艾薩克始終認真傾聽,不隨意打斷奶奶的話。當奶奶講到有趣的地方,他會跟著哈哈大笑;當奶奶問他問題時,他也會禮貌地回答,眼神專注地看著奶奶。
拜訪結束後,艾薩克主動幫忙收拾了桌上的點心殘渣。臨走前,他緊緊擁抱了莎拉奶奶,說道:“奶奶,今天和您在一起特別開心,謝謝您的點心和故事。我們下次再來看您!”奶奶不捨地看著他們離開,嘴裡唸叨著:“多好的孩子,有禮貌的孩子最可愛。”
回家路上,瑞秋表揚了艾薩克,告訴他懂禮貌不僅能讓別人開心,自己也會收穫快樂和尊重。艾薩克把媽媽的話牢牢記在心裡。
不久後,艾薩克到了上學的年紀。在學校裡,他對老師和同學們都非常有禮貌。每天早上,他都會主動和老師打招呼:“老師早上好,您今天看起來真精神!”老師也總是微笑回應,對艾薩克的禮貌印象深刻。
課堂上,艾薩克想要發言時,總會先舉手,得到老師允許後才站起來,聲音洪亮又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言結束,還會說:“謝謝老師,我的發言完畢。”有一次,老師在講解一道難題,艾薩克有不同的思路,他等老師講完後,舉手說道:“老師,我有另外一種想法,不知道對不對,想和您還有同學們分享一下。”這種謙遜有禮的態度,讓同學們都很願意聽他講,也贏得了老師的讚賞。
課間休息時,艾薩克和同學們相處得十分融洽。有個同學不小心撞到了他,書本掉了一地。那位同學慌張地道歉:“艾薩克,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艾薩克連忙彎腰撿起書本,笑著說:“沒關係呀,你也不是有意的。大家都要小心點,別摔著了。”他的寬容和禮貌,讓原本緊張的氣氛瞬間緩和,同學們都更加喜歡和他一起玩耍。
隨著年齡的增長,艾薩克進入了青春期,開始面臨更多的挑戰,但他始終堅守著禮貌待人的原則。在一次社群組織的青少年活動中,大家討論關於未來夢想的話題。有個同學提出了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遭到了其他一些同學的嘲笑。艾薩克立刻站出來,嚴肅地說:“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想法,無論它聽起來怎樣。嘲笑別人是不禮貌的行為,說不定這個想法以後會變成偉大的創意呢。”他的話讓現場安靜下來,同學們紛紛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向那位被嘲笑的同學道了歉。活動結束後,社群的長輩們都對艾薩克的表現讚不絕口,認為他將來一定會有大出息。
後來,艾薩克憑藉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學。在大學裡,他結識了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同學和教授。在一次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中,艾薩克作為代表發言。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他絲毫沒有緊張,自信地走上講臺,先是禮貌地向大家鞠躬問好,然後用清晰流暢的語言闡述了自己的研究觀點。發言結束後,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一位來自國外的教授找到艾薩克,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說道:“你好,年輕人。你的觀點很新穎,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你的禮貌和風度,這在任何國家、任何文化中都是非常寶貴的品質。”艾薩克微笑著回應:“謝謝您的誇獎,禮貌待人是我一直秉持的原則,它讓我收穫了很多友誼和幫助。”
大學畢業後,艾薩克進入了一家頗具規模的企業工作。初入職場,他禮貌謙遜的態度很快贏得了同事們的好感。在團隊討論中,他總是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即使不同意,也會